2017年度国家科技大奖入围农机项目公示

10.04.2017  21:55
      近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已经结束,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共收到有关单位和专家推荐的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209项,技术发明奖项目261项(通用项目211项,专用项目50项),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603项(通用项目487项,专用项目116项)。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目前,已经现将形式审查合格的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205项,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197项以及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460项公示。专用项目在适当范围内公示。形式审查不合格通用项目45项(其中自然科学奖4项,技术发明奖14项,科学技术进步奖27项)不予受理。

  记者在公示中注意到,“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与机具”由教育部推荐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农林废弃物热裂解炼制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与装备创制”项目由国家林业局推荐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在农艺与农业工程组中,“高光效低能耗LED智能植物工厂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项目由北京市推荐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关键技术及应用”由水利部推荐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大型智能化饲料加工装备的创制及产业化”项目由国家粮食局推荐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关键技术及装备”由山东省推荐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及其应用”项目由农业部推荐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玉米种子精细高效规模化加工关键技术装备创制与系统集成”项目由农业部推荐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这里要重点提及的是最受农机行业关注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与机具”、“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关键技术及装备”、“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及其应用”和“玉米种子精细高效规模化加工关键技术装备创制与系统集成”这四个项目。

  根据公示,“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与机具”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领衔完成。项目针对水稻生产轻简高效栽培需求和人工撒播存在的问题,首创“三同步”水稻机械化精量穴直播技术。发明了适合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的机械式和气力式两大类3种排种器及1种同步深施肥装置。发明了水稻精量水穴直播机和水稻精量旱穴直播机两大类共15种机型。创建了水稻精量穴直播栽培技术,制定了不同区域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规程。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已转让给国内农机企业大批量生产,已形成系列产品,近三年新增销售额9000多万元。该技术已在国内26省(市、区)及泰国等6国推广应用,节本增效显著,创造了不同区域直播稻高产记录,新疆连续两年亩产超1000公斤,浙江连续四年亩产超800公斤,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该项目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5篇,为水稻机械化生产提供了一种先进的轻简化栽培技术,引领了全国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的发展。部分成果曾获2009年度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由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尚书旗领衔完成。项目针对花生播种与收获机械化技术瓶颈,通过参与单位的协同攻关,根据我国花生主产区的农艺要求,发明了基于花生物理性状的自重送排种与适于直立生长花生的切挤破土、拉折摘分收获机械作业方法;创建了花生单双粒仿形联合保苗精确播种与挖-拔-抖结合甩捋式摘果收获为核心的技术体系,首创了花生11项播种和13项花生机械化收获关键技术。研制出适应不同种植要求的11种大中小型花生联合播种机,创制出适应不同收获要求、不同土壤特点的10种花生分段收获机和8种花生联合收获机,提出了我国花生机械化生产的解决方案及其配套机具方法;构建了国内首个花生机械化生产信息查询系统;形成了农业部主推的农业轻简化实用技术和农业部颁布实施的《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29种新型农机装备均通过了省级以上农业机械试验鉴定部门的性能检测,20种列入国家或省级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授权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77项、软件著作权6项,发表学术论文79篇;技术成果在全国15个省(市、区)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对促进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技术支撑作用。

  “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及其应用”项目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朱德峰领衔完成。项目围绕我国稻作技术转型的需求,针对水稻传统毯苗机插技术存在问题,根据我国水稻生产特点,开展水稻机插新模式、技术和关键装备创新,创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新技术,取得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创新了钵苗与毯苗结合的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新方法,实现机插技术突破。针对传统毯苗机插高效不高产,钵苗摆栽高产不高效,研发了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该技术结合毯苗和钵苗的优势,解决了传统毯苗机插存在的问题,实现水稻机插高产高效。研制了不同类型钵形毯状秧盘,制订了秧盘行业标准。创新了水稻机插叠盘出苗育秧模式,研发机械育插秧配套装备,促进机插技术配套。建立了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提升我国机插技术水平。在全国不同稻区、季节和品种的试验示范,增产效果显著。核心技术从2011年以来连续6年被农业部列为水稻主推技术,年推广应用面积超过3000多万亩,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项目成果解决了传统机插不能高产高效的关键问题,是水稻机械化种植的重大创新,属国内外首创,获得了2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推动机插秧技术进步,促进我国稻作技术转型升级,应用前景广阔。

  “玉米种子精细高效规模化加工关键技术装备创制与系统集成”项目由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朱明领衔。项目针对我国玉米种子精细高效规模化加工工艺技术与工程建设模式研究薄弱、关键技术与装备缺乏、成套技术装备系统集成不足等问题,(1)创新了种子精细高效加工技术系统集成理论方法,创建了玉米种子精细高效加工工艺与技术体系,构建出玉米种子规模化加工厂建设模式;(2)创新了热风分仓循环调控工艺,创制出规模化智能调控玉米果穗烘干设施;(3)创新了柔性揉搓脱粒技术,创制出齿板栅格耦合揉搓式玉米果穗脱粒设备;(4)研制出玉米种子精细高效加工成套装备,加工能力达10-15t/h。项目技术装备在国家玉米制种基地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种子加工成套设备国产化,有效促进了玉米机械化单粒精播技术应用。2014-2016年上半年,项目完成单位实现新增销售额2.58亿元,新增利润0.4亿元,北京德农等应用单位实现新增销售额9.2亿元、新增利润1.35亿元。应用项目技术装备生产的玉米种子每年用于单粒精播面积达1.24亿亩,节省种子成本10.8亿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项目技术装备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3项,农机推广鉴定产品6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件;制定技术标准4项;出版专著2部。(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