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自贸区新增市场主体1.41万户
天津北方网讯: 昨日,记者从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16538.19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0.51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7723.60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8604.08亿元,增长9.6%,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2.0%,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形成“三二一”产业结构。
创新发展成效初显
去年,本市出台了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一区二十一园”建设稳步推进。在滨海新区设立了“双创特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前,全市众创空间数量已达到106个。
2015年,本市新产业、新业态加速集聚,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3.8%,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网上零售额244.03亿元,增长95.2%,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9%,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增长1.1倍。科技型企业发展优势转化为动力,全市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3778家,其中“小巨人”企业510家,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去年1-11月,工业“小巨人”企业利润总额增长26.7%,税金总额增长23.7%。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过去的一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50%,经济发展正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075.14亿元,增长6.1%;金融业增加值1588.12亿元,增长11.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64.68亿元,增长7.7%;房地产业增加值605.42亿元,增长6.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45.19亿元,增长5.3%。楼宇经济稳步增长,全市税收超亿元楼宇达到170座。
同时,本市制造业内部结构也在进行调整优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39个行业大类中,35个行业实现不同程度增长。装备制造业支撑有力,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36.2%,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气机械等行业分别增长25.2%、13.2%和11.1%。消费品制造业发展向好,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19.2%,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文娱用品、家具制造行业分别增长18.3%和15.0%。转型升级产品产量增长较快,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新能源汽车、平板显示器、光电子器件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7.6倍、5.8倍、27.6%和13.4%,智能手机市场比重由上年的78%升至94%。
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去年,本市开放型经济水平也有大幅提升。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制度创新全面展开,推出跨境电商试点、贸易单一窗口、保税展示交易等创新举措,政策效应初步释放。截至2015年末,自贸试验区新增市场主体1.41万户。双向投资稳步增长,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35家,实际直接利用外资211.34亿美元,增长12.0%,其中自贸试验区利用外资占22.3%;新设境外企业机构197家,中方投资额74.61亿美元,增长1.6倍。京津冀协同发展加速推进,北京、河北企业在津投资1739.29亿元,增长16.5%,占全市实际利用内资的43.0%,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天津口岸进出口总额中,来自北京与河北的货物比重达到32.6%。
内需拉动作用明显
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65.86亿元,增长12.1%。实体经济成为全市投资的主要领域,实体投资7846.45亿元,增长10.6%,占城镇投资的63.5%。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365.25亿元,增长15.3%,主要投向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
与此同时,本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143.47亿美元,下降14.6%。本市主动融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对沿线国家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对东盟出口增长28.0%,占全市出口的19.8%,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
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
去年,本市节能降耗成效明显,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下降5.2%,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3.2%,降幅分别比上年扩大3.3个和2.3个百分点。
据介绍,去年,本市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关停了陈塘庄热电厂,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比上年减少520万吨;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9.5%,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同时,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四清一绿”行动,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据市环保局监测数据显示,PM2.5平均浓度下降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