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落实“两个责任”的有效探索
广东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纪委书记欧光强因履行监督责任不力,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广东省纪委监察厅此前在官方网站“南粤清风”通报两批,共15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典型案件;
广东部分地市在市委办设立落实“两个责任”办公室,珠海市横琴新区、广州移动专设“主体责任办”;
日前,广东省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下发《关于细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追究的通知》,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将主体责任按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责任、党委(党组)书记责任、领导班子成员责任划分,并细化为15个方面60项具体责任清单。
这是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落实“两个责任”新要求后,广东省扎实有序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的有效探索。
从明确责任到履行责任,从履行责任到不落实责任要追责,确责、履责、追责环环相扣,成为推动“两个责任”落地生根的主线,构建起权责对等的责任分解体系、科学有效的责任落实机制和程序规范的责任追究机制。
明确责任 从省直机关到基层开列“责任清单”
落实“两个责任”,主体是谁,责任在哪,监督者是谁,又如何进行监督?广东省从省直机关到各地市县(区),纷纷围绕“两个责任”开列责任清单。各种“清单”的出台,为“确责”搭好顶层设计,保障“履责有依、问责有据”。
作为一把手的党委书记、党委领导班子中的其他成员、纪委书记等分别承担哪些责任?继2014年12月广东省正式出台《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下简称《意见》)之后,今年9月再次颁发《关于细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强化责任追责的通知》(下简称《通知》),列出60项责任清单,制定纪检监察机关“一案双查”流程图,建立约谈等制度,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省高级人民法院纪检组将监督责任细化为监督、执纪、问责等五个方面,明确了纪检监察部门的“担当区”和“任务单”;省国资委率先出台意见,指导省属企业落实“两个责任”;省供销社、省国土资源厅、省卫生计生委、省司法厅等省直单位制定了落实“两个责任”实施意见……
除对“两个责任”实现清单化外,广东省明确要求由党委牵头将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责任单位,如组织、宣传、政法等部门纳入责任分工范围,搭建组织协调的大平台,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层层落实 让责任在各地生根
为把“两个责任”落到实处,广东省从机关到社区,从企业到高校,涌现了一批贯彻执行“两个责任”各具特色的做法。
中山市委书记薛晓峰每年与各镇区和76个市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对存在问题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广州市天河区积极构建“两个责任”在基层落实的“支撑点”,持续深化“阳光信访、标准信访、数字信访”工程向基层延伸,实现区、街、社区全覆盖,并确保全年实名举报核查100%。
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国资委对省属国企开展了3轮巡察,共巡察7个单位(项目),发现问题63个,立案7件10人,其中4人因涉嫌严重违法被移送司法机关。
10月20日,广东医学院通过视频直播在两个校区召开党委中心组“两个责任”专题学习会。该校党委办公室王双苗告诉记者,高校党委要充分认识到党委主体责任是政治责任、分内责任、全面领导责任和直接领导责任。广东海洋大学、广东航海学院等省内各大院校也纷纷开展相关行动,认真贯彻落实“两个责任”。
敢唱“黑脸” 以责任追究倒逼责任落实
广东省坚持“一案双报告”制度,全面推行“三述”和“一案双查”,严肃查处履行“两个责任”不力的行为,以责任追究倒逼责任落实。
广东省自2014年4月以来,试行“一案双报告”制度,即线索处置及案件查办情况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一旦下级纪委和上级纪委在处置意见上发生分歧,将以上级纪委意见为主。同时,广东先行先试,在省、市、县三级探索“一案双查”工作,即查处案件时,既要查清当事人的违纪问题,又要查清主管领导或分管领导的责任,推动各级党委把主体责任放心上、扛肩上、抓手上。
省纪委负责人表示,如今广东各级党委落实主体责任更加自觉、纪委落实监督责任更加主动,形成了上级纪委监督指导、同级党委重视支持、本级纪委主动作为的良好工作氛围,更好地防止了“不让办案、不想办案、不敢办案、不会办案”的问题。
今年1至9月,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继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共查处违纪违法案件11247件,其中厅级干部139人。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43个,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25人。在严肃查处直接责任人的同时,严格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全省共追究领导班子责任16个,追究领导干部责任235人。
多重考核 释放越往后问责越严信号
早在2014年出台的《意见》中,广东省专门要求将落实“两个责任”情况的监督检查融入“三述”、巡视检查、暗访、“一案双查”、政风行风热线、行风评议、廉洁城市建设测评等工作中。
“我从没有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亲属谋取不当利益的想法,丈夫是高校中层干部,孩子在省属企业工作,与自己的职责范围都没有关系。”时任广东省司法厅党组书记、厅长严植婵面对着台下50余位省纪委委员们亮出了自己的“家底”。
这是今年年初广东省纪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10位地级市和省直单位党委(党组)书记作“三述”报告的现场录音。自2013年以来,在召开的省纪委全会上都有10位地级市和省直单位党委(党组)书记进行“三述”。2014年以来,广东省共有695名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三述”并接受纪委委员评议。
除了开展“三述”活动,今年年初,广东省还组织126名地级以上市和省直部门党政主要领导进行书面述廉,接受评议和推动整改。
形成“两个责任”的倒逼机制,还需配套暗访曝光和巡视发现等举措。今年下半年以来,广东省率先开通省一级作风举报网,并进一步完善来信来访、电话、网络、手机短信四位一体的举报平台。该省还对2014年以来巡视的75个党政领导班子、627名党政领导干部履行“两个责任”的情况及时督促整改,对16个领导班子进行调整,使“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记者:王景喜 通讯员:粤纪学 姗姗 钰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