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广播网】本市汛前会战全部完成防汛能力进一步升级
天津广播网6月29日消息:随着本市正式进入主汛期,持续三个月时间的汛前养护会战全都完成,本市的整体防汛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和保障。
位于河西区小海地的浯水道地区,多年来一直是雨后积水重灾区。今年汛期,浯水道截污泵站投入使用,雨后积水严重这一情况有望得到根本改变。市排管处第九排水管理所副所长刘建章告诉记者,这座全新的泵站收水能力是以前泵站的两倍,同时还配备了最先进的自动化检测平台。
刘建章:“水位处有探点,实现自动的开停车,多项数据同步上传至处所两级。当水泵出现故障时停止运行,并且切换其他水泵,故障信息反馈到平台,进行报警。不仅减少了人员的工作量,还减少了因为误操作对设施造成的损害。”
今年本市共有8座新建泵站,都已在汛前接收完毕。此外,全市原有的各级泵站和管道也都完成了养护维修和疏通工作。市排管处调度中心副主任梁树凯介绍说:“对大型管道2100公里进行了疏通和养护维修;对98万座收水捡井进行了掏挖维护;对226座泵站进行了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其中,检修了水泵320多台套,进水池清挖220次,对闸门也进行了彻底的维护。”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本市总体降水量较往年偏少,但仍不排除出现局部地区短时强降雨的可能。为了能以更快速度应对突发雨情,排管部门进一步完善了监控平台。梁树凯告诉记者, 6月1日河西区双林地区发生的短时强降雨中,新设立的监测点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梁树凯:“视频监控,给调度人员有一个调度的及时性。在市区内安装了34处视频监控,水泵远程监控安装了187座。另外还有十部视频车,在路上跑,老百姓反映哪,就直接过去看,怎么样采取调度。”
除此之外,排管部门还对市区八座老旧泵站进行了双电源改造,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市防汛抗旱办公室高级工程师程道君介绍说:“物资储备方面,种类和数量都有增加。主要是一些救生的设备,另外一些是工程抢险的,还有应急排险的。另一方面,对去年成立的,包括水上救生,闸站抢险的,水下救护的等等专业的八支分队,进行了专业的训练,应对急难险重,关键部位的抢险任务。”(新闻广播记者吴昱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