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培训课很难吸引孩子 培训需十八般“武艺”
图为培训课的内容丰富且实用,却很难让孩子们保持兴趣。
天津北方网讯: “孩子们注意听讲,这些知识都很实用。”前天,“苗苗义工”和南市街办事处联手在第二南开中学组织了一堂“儿童应急培训课”,让孩子们学习自救、自护等常识。记者采访时注意到,培训的内容丰富且实用,但由于文字表述内容较多,很难长时间吸引住孩子们。家长们也表示,如何能让孩子乐于从培训中学到知识,确实值得思考。
培训很实用
为了让孩子们能在遇到意外时掌握自救技能,“苗苗义工”组织了70多名小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应急培训。现场负责人张女士表示,现在独生子女多,节假日许多孩子都与同学结伴玩耍,遇到车祸、落水等意外时往往束手无策,不懂得该做什么。所以,他们请来急救培训师教孩子应对各种意外情况。课上,记者听培训师郭老师在台上通过文字、图解讲授异物卡住气管、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突发哮喘、意外中毒、遇到外伤等等情况时的急救,不仅内容极其丰富,而且实用性很强。
精神难集中
随着培训课的进行,记者注意到,尴尬的气氛逐渐蔓延。培训半小时后,不少孩子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越来越多的孩子边听边聊天,甚至有些孩子难以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尽管绝大多数家长都听得十分专注,但这堂有意义的应急培训课却很难让孩子们吸收。郭老师有时不得不停下来,提醒孩子们注意听讲。只有到郭老师提问或请家长、孩子进行互动时才能重新吸引孩子的热情。一位8岁男孩的母亲赵女士在培训课后告诉记者,培训师准备的电子课件中文字和医用图片很多,比较专业,很难引起孩子的兴趣,更适合成人接受。
形式要多样
“培训不该是千篇一律,给孩子培训,应当提高吸引力,让他们愿意学,还要学得会,才能达到培训效果。”记者在课后采访家长刘先生时,他表示,应急培训不容忽视,这是在生活中救命的技能。但对孩子来说,如果能够多加些动画、音乐、模拟、示范等手段,就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昨日,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颖接受采访时说:“科普培训活动同样需要创新,要有趣有用,才能吸引并正确引导受众。”据心理专家分析,12岁以下的孩子持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基本上都在30分钟以内。因而,需要用互动、实物讲解、试验、角色互换等方式增加培训的趣味性,孩子被吸引到的情况下才更容易学会应急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