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议:建立旅游大格局已成为各地政府共识

05.03.2015  12:13

      近年来,外出旅游度假已成为国民提升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标志,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方式,旅游市场因此全面勃兴。旅游带动战略已成为各级政府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大旅游推动大发展的格局已在我国初步形成。然而,国家旅游局只是一个副部级单位,要牵头协调如此多的正部级单位,困难是天然存在的,效率也必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近几年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包括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都把旅游局定为政府一级厅局。目前,全国还有7个省级(直辖市、区)成立了旅游委,建立大管理的旅游格局,已经成为许多地方政府的共识。

      2009年,为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省委省政府在机构改革中将海南省旅游局升格为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纳入省政府组成部门,赋予省旅游委统筹协调全省旅游业发展、编制旅游功能区规划和组织重要旅游项目建设论证及审核、牵头组织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协调旅游产业对外开放、组织协调重大旅游节庆活动、旅游宣传推广以及旅游市场规范管理等14项职责。

      2001年,杭州市将“杭州市旅游局”升格为“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列入市政府组成部门。建立了以旅委为牵头单位,涵盖旅游管理、园文管理、贸易管理、工商管理、会展管理、旅游度假、商业资产、旅游集团等九个局级单位组成的全市旅游商贸系统。

      2011年,北京市从首都建设的大局出发,对现有的旅游机构进行改革,成立了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改变了过去单一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强化了在资源整合、产品开发、服务创新、市场监管等方面的协调配合。此外,还初步建立起市交通委、商务委、文化局等6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担任旅游委兼职委员和领导班子成员的制度,进一步增强了旅游委的协调能力。其后,云南省成立了由更多部门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的旅游发展委员会,不断探索旅游部门统筹协调旅游业发展的新机制。

      2014年2月,江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成立,被赋予综合协调职能,实行专兼职委员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发改、财政、交通、国土、住建、文化等部门,都将要与旅游部门建立紧密有效的联动机制,为旅游产业发展出政策、筹资金、建项目,形成部门联动、步调一致、齐抓共管、合力兴旅的发展氛围。

      2014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正式成立。

      2014年10月,西藏自治区旅游局于正式升格为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由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政府组成部门。由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丁业现兼任自治区旅发委党组书记、主任,西藏自治区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进入全国前列。从全国各省(市、区)的机构改革实践结果来看,与国家旅游局副部级架构相比,形成了“小头大身”的局面,国家旅游局升格有利于解决目前旅游行业存在的“小头大身”的问题,促进各地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