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重点扶持开展规模化种养应对国际农产品竞争调查

06.03.2015  22:12

  资料显示:到2013年,我国大宗农产品国内价格已全面高于国际价格。2014年前5个月,大米、小麦、玉米、大豆、棉花、食糖国内外价差分别为每吨318元、451元、924元、1484元、7078元、2766元。2014年下半年,国内一些地区出现生鲜乳价格下跌、奶农卖奶难问题,一些奶农直指乳企大量进口低价洋奶粉是根本原因。面对日益突出的国际农产品的竞争,国产粮菜果、肉蛋奶怎样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竞争力,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现阶段重点扶持种养大户开展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不失为一个应对良策。

   生鲜乳价格低迷销售难

   发展规模饲养成为关键

  去年下半年生鲜乳出现销售难、销售价格下跌等问题,让一些奶农遭受重创,有些饲养户不得不卖牛、杀牛。原因之一就是一些乳品生产企业大量进口低价洋奶粉,减少了对生鲜乳的收购量。一位乳品企业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之所以购买进口奶粉,原因之一就是其价格远远低于国产生鲜乳价格,让企业有更多的利润可赚。一些大型奶牛饲养户认为,乳品企业的做法虽然不是很人性化,但是也可以理解,毕竟人家也是企业也需要赚钱。要想让乳品企业愿意收购生鲜乳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饲养成本,提高价格竞争力,跟洋奶粉一拼高下。

  在滨海新区大港有一家名叫神驰牧业有限公司的大型奶牛场,这里饲养了3000多头奶牛,日产35吨牛奶,企业运转正常。就在其他奶牛场依然处在生鲜乳销售难、价格继续滑落之际,神驰牧业稳步发展,其奥秘在哪里?神驰牧业总经理徐练海介绍,他们的经验就是发展规模饲养,搞好种养结合。规模饲养好处多多:一是减少饲料购买成本,享受团购价格。一头奶牛每年吃饲料要花费2万多元,如果小批量购买饲料,饲料厂会按照零售价格卖给饲养户;但是如果是饲养1000头以上的大牛场,往往可以享受批发价格。二是发展规模化饲养,节约管理成本。集中体现在鲜奶生产、运输等各个环节。比如,投资几百万元兴建一个机械化挤奶大厅,节省了大量劳动力,从而降低了成本。

  市奶业协会会长、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王志华介绍,在规模饲养的基础上,目前,神驰牧业建立了优质牧草饲养基地,有青饲料、苜蓿等多个品种。饲养奶牛离不开优质苜蓿,以前都是从国外高价进口,企业负担重。近年来,在本市大力发展优质苜蓿种植的大背景下,神驰牧业大力开展优质饲草种植,基本实现优质饲草自己供应,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徐练海介绍,自己种饲草比直接进口每吨可以节省大约20%的费用,这样每年大约可以节约上百万元的资金,企业的竞争力就得到了很大增强。现在生鲜乳收购价跌至每公斤4元左右,一些规模小的牛场出现亏损,但是他们却可以保本微利,却可以跟洋奶粉抗争。

  市农科院畜牧研究所所长王文杰介绍,发达国家奶牛饲养大都是采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方式,单个牛场奶牛存栏超千头乃至万头的很多;而国内很多都是几十头、上百头的小规模饲养。两者的差别就是前者总的饲养成本低,一人可以喂养100多头;而后者因为饲养数量少,成本上升。另外,国内小规模饲养不利于集中防疫、良种繁育等,造成牛奶产量低,质量不稳定,缺乏竞争力。而国外奶牛规模化饲养,可以采用大型机械化喂养,劳动力大为减少,最后形成价格竞争优势。

   种粮到底该怎样赚钱

   规模种植 土地流转

  2014年全国种粮大户出炉,宁河县芦台镇建国村吴松生、静海县大邱庄镇胡连庄村王云峰荣获全国种粮大户荣誉称号。其实在本市还有一个种粮大户,他就是宁河县的安振北,2011年被授予“全国种粮售粮大户”荣誉称号。他每年种植4000亩水稻,年产200万公斤稻谷,年收入200万元,为规模化种粮树立了样板。

  目前天气还有些寒冷,但安振北却一直在稻田里忙活着,平整稻田、施肥浇灌,还要为4月份开展的水稻育秧做好准备。安振北告诉记者,2015年水稻种植面积仍将保持在4000亩左右,他目前已经购买了60吨化肥,由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提供的优质稻种也已经到位,确保2015年水稻总产量超过200万公斤。

  宁河县农业局局长王东军介绍,近年来,他们采取多种方法大力扶持种粮大户开展规模化种植,千方百计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现在一家一户种水稻不太赚钱,因为稻田面积小,但人工、农资费用却不少。一亩稻田只能赚500元左右,一家3口种5亩稻田,一年下来也就赚2500元左右,还不够外出打工一个月的工资收入。但是如果搞大面积规模种植,情况就不太一样了,成本没有太多的增加,但是种植效益却可以增加许多。

  著名水稻育种专家刘学军介绍,发达国家现在都在发展规模化种植,家庭农场成为主要经营方式。一般种植面积都在8000—12000公顷左右,这就为农场主进行土地改良和开展机械化生产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比如,病虫害防治、播种、收获都是全程机械化。而在我国现阶段,平均每户粮田面积不超过30亩,但病虫害防治、播种、收获并不能完全实现机械化,加之农资价格居高不下,种粮没钱可赚。

  安振北认为,开展规模种植绝不是单纯扩大面积,而是要提高科学种田水平,按照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进行高效生产,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产量。每年他都要投入上百万元平整土地、挖排渠、打机井、建泵点、架线路;让水稻种植硬件达标,在此基础上请水稻专家指导水稻科学种植,引进高产优质水稻品种;采用了“水稻盘育摆插综合高产栽培”和机械平地、平衡施肥、缓施肥等栽培管技术;开展稻蟹种养结合,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规模化种养还需破障碍

   土地流转要加大 资本要下乡

  近日,记者采访中遇到一位农民,他告诉记者,他们村附近有一个镇级工业园,不少村民都在那里打工,自家的农田基本上都是种半年、闲半年。为此,他特别想把村民不太愿意种的农田流转过来自己种,但是没有成功。原因是有些农户根本不愿意流转,有的则是流转费要价太高,他承受不了。记者采访中发现,像这种情况绝非一个村庄,而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农业专家王学忠说,要开展规模种养,一定要搞好土地流转。没有一定规模、集中连片的耕地是根本无法开展规模化生产的。现阶段,一些农户对土地流转有顾虑,原因众多,核心问题是要给流转土地的农户找到新的经济收入来源,二产、三产要跟进。在此基础上,还要合理确定土地流转价格,不让农户吃亏,也不要让流转价格飞涨,承包人无力承包。

  记者采访中发现,土地流转价格的确已经成为开展规模化经营的一道门槛,大多缺乏一个透明、公开的方式。近年来,宝坻区对此进行了大胆尝试。他们通过建立土地流转产权交易平台,让农户把不愿意种的农田挂牌流转,有承包意向的种粮大户可以摘牌流转,效果不错。这样做的好处是公开透明,价格公道,对双方都有利。

  武清区河西务镇副镇长宋振刚认为,要搞好农业规模化种养,还需要资本下乡。种养大户在没有贷款的支持下,即使拿到了足够多的耕地,也很难进行规模化种养。这需要金融部门支持,也需要有实力的企业家下乡投资。有了资金,才能购买必需的农资、购买大型农机具、聘请专家、购买运输设备等种养所必需的生产硬件。(陈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