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出“指纹支付”功能:不用密码保护隐私
天津北方网讯: 继支付宝钱包后,日前微信宣布,推出“指纹支付”功能。用户开通指纹支付功能,下单后进入支付流程,将手指置于手机指纹识别区,即可实现“秒付”。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这两大主流移动支付渠道都开通了指纹支付,未来,指纹能力将会成为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主流机型的标配。
体验秒付不用输密码
记者昨日对微信指纹支付进行了体验。开通指纹支付功能后,在“钱包”中选择“手机充值”,随后确定充值金额,即可进入支付页面。在支付页面可看见“指纹支付”的字样,选择指纹支付后,将手指放置在手机指纹识别区,以iPhone为例,也就是手机Home键的位置,随后,数秒便完成了支付过程。除了省去输入多位数密码、更节省时间,同时免去忘记密码的麻烦外,更重要的是,如果支付时所处环境不能确保隐私,例如在公交车上或旁边有陌生人的环境,指纹支付可以防止输入密码被旁人偷窥。
提醒有限额机型限制
不过,针对指纹支付的额度,无论是支付宝钱包还是微信,都做出了一定限制。支付宝钱包规定,当付款金额小于或等于5万元/日,才可以用指纹取代支付密码,也就是说,当一天的付款金额超过这个数字,仍然要使用密码支付。微信方面则规定,单账户日累计额度超过5000元,只能用密码支付。
此外,当前指纹支付对手机机型也有一定要求。例如,微信的指纹支付是iPad mini 3、iPad air 2、iPhone 5S、iPhone 6、iPhone 6 Plus,iOS 8.0以上系统支持使用;安卓系统现仅华为mate7支持使用,后续将陆续支持其他手机,微信客户端6.2版本、绑过卡的微信支付用户、开通微信指纹支付才可使用。支付宝方面同样如此。
观察未来或成为标配
尽管当前有不少智能手机已经支持指纹识别,但还有不少手机暂时不支持这一功能。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指纹支付的逐渐普及,指纹能力今后将成为越来越多的厂商主流机型的标配。同时,除了指纹识别外,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方面也都表示,指纹验证只是生物识别的一种方式,会持续对生物识别领域进行研究,未来或将推出其他生物识别验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