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带领心理救援队坚守一线 930名群众接受心理筛查

25.08.2015  16:34

      今晚网讯 (记者 黄建高)灾后救援,及时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至关重要。市安定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刘萍带领心理救援队坚守救援一线,抚平受灾人员内心创伤。截至今天8时,已对930人进行心理筛查与评估,其中,重点人群100人,年龄最小的为13个月大的幼儿,最大的近80岁。
      “队员们每天至少要对7个不同区域巡视一遍,连续工作20小时以上是常事儿,一天下来大家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可没人喊苦喊累!”近日,在泰达医院的病房里,一直忙碌的刘萍接受了记者的短暂采访。
      刘萍说,13日上午接到任务后即赶往现场,凭借着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灾难事故中的应急救援经验,在路上她与同事初步拟订了《致伤者》《致家属》《致工作人员》3份健康宣传材料,以备第一时间发到受灾群众手中。
      危机事件心理干预的最佳时间是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的24小时至72小时。抵达现场后,刘萍与其他专家一起迅速投入到心理救援中,制订了《心理救援总体方案》及相关制度,统一心理评估、筛查,并在伤员最为集中的5家医院和2个安置点开展心理筛查和重点干预,建立个人心理档案,设立7个固定咨询点。先后开展3次灾后心理危机干预专题培训,邀请6名国内权威专家,对参与救援的精神科医生、临床医护人员、心理救援志愿者、心理热线接线员、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培训。
      “需要心理干预的人群很多,包括伤员、伤员家属、遇难者家属、医护人员、居民安置点人员、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等,经历灾难,他们的心理都很脆弱。”刘萍说,重大灾难之后的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系统工程,多数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能在某个时间之后得到恢复,但有一些人可能需要较长时间。对于心理创伤严重的,他们留下了联系方式,还会继续跟踪和关注。
      刘萍表示,随着轻中度躯体伤害的伤员逐步痊愈和重度伤员的逐渐好转,对伤员的心理、情绪干预也更加紧迫,心理救援队将继续坚守在一线,对筛查出心理问题的人群提供个体咨询、个体治疗、家庭治疗等服务。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