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年 不能忘却的纪念:六位老兵忆天津解放(图)
【专题】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 北方网记者走基层
天津北方网讯: 66年前的今天,天津解放。66年过去了,当年的将士们都已是耄耋之年,他们生活得还好吗?记者近日和平津战役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一起,怀着无限敬意寻访在津生活的6位老战士,听他们讲述迎接胜利曙光的难忘往事,用12张照片记录峥嵘岁月和他们的幸福晚年。
朱之行
出生:1922年
当年所在部队:44军132师394团
时任职务:营教导员
打天津时,我们凌晨从军粮城往里面进攻,打着打着天就亮了。在市区我们没怎么开炮,因为炮弹落下去弄不好就伤到老百姓了。我亲眼见证了金汤桥会师,后面没怎么费劲,敌人就跑了。当时我们一个营俘虏了一个团,3000多人。我们集中讲话,说明共产党的部队优待俘虏的政策,不仅不杀,还让他们吃得饱饱的,俘虏心里就踏实了。天津解放后我们待了两三天,都是住在百姓家,老百姓对解放军真是热烈欢迎,说“活这么大没见过这么好的军队”。之后我们一路南下到广州,1951年我与同为战士的张禾青结婚,相守至今。
我从抗日战争打到解放战争,希望现在的孩子知道过去的历史,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担当责任。
翟殿臣
出生:1928年
当年所在部队:杨罗耿兵团八纵23旅68团
时任职务:文化教员
平津战役时,我们那个团攻打的是新保安(新保安战役是平津战役的序幕)。它是个1平方公里的四方城,易守难攻。总攻前战士们积极请战,可好多战士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就让我帮着写请战书,请战书多得跟雪片似的。新保安城墙将近9米高,攻城必须爆破。1948年12月22日早7点总攻开始,实施爆破时牺牲了十好几个战士。这时我们团二连六班的副班长许学顺,夹着几十斤重的炸药包没跑几步就把导火索拉着了,快接近城墙的时候把炸药包一贴,迅速滚下了护城河。他的炸药包正贴在20个炸药包上,炸药包同时爆炸,我们在战壕里都感觉地在抖。烟雾散去,就看到一个通天的大豁口,司号员这时吹起冲锋号,高喊“同志们冲啊”。那个爆破口也有我踩过的脚印。
田逢魁
出生:1930年
当年所在部队:63军188师
时任职务:齐齐哈尔第七步兵学校班长
天津战役我没参加,当时我在东北步兵学校上学。得知天津解放后,各单位都奔走相告,我们就出黑板报、演节目、唱天津。当时我们不光攻打天津,打仗的地方太多了,捷报频传。虽然我没有直接参加天津战役,但战斗过程了解得很详细,我还画了一张天津解放的大地图,哪个部队从哪儿进,画得非常详细。1949年1月15日下午3点全城解放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工厂上工,商店开业,学校开课,还组织大伙拆除敌人的工事。天津恢复秩序了,老百姓的心也就稳了。我现在天天看《解放军报》,希望我们的战士和老一代人一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搞好军事训练,能打胜仗。
李肇典
出生:1931年
当年所在部队:华东第三野战军直属通讯学校第三大队十一中队二区队
时任职务:学员兼区队长
天津解放那天我在山东寿光,是通讯学校的小战士,天津胜利的消息还是在《大众日报》出的《号外》看到的。当时到处都是庆祝活动,我们政治课上也专门学习这个事。到了4月,为阻止傅作义的部队向青岛撤退,我们在其必经之路——孟家官村周边设岗。上级给我两颗手榴弹,白天站岗放哨,夜间和另一个区队长在坟头后面放暗哨。上级命令:凡答不上口令的,就扔手榴弹。一天,有个人急急忙忙走来,却答不上口令,他用山东话喊:同志别开枪,我有紧急任务!当时手榴弹的弦都钩在手上了,过去仔细一问,果然是接到紧急任务去围剿的。
于勤恺
出生:1929年
当年所在部队:68军203师
时任职务:排长
1949年1月1日,我们从南口车站步行到北京德胜门外,离城门也就千把米。我们在战壕里溜溜趴了20多天,等待命令解放北京。
1月15日,我们一听说天津解放了,高兴地呼啦一下从战壕里站起来。连敌军也觉得奇怪:他们怎么不怕挨打了?那种心情,无法形容。其实当时敌人的情况比我们糟糕得多,北京城里没吃的了,他们都饿得不得了。我们这边天天喊“又吃包子啦”,其实哪有包子啊,这种乐观情绪,与敌人的沮丧形成了鲜明对比。解放天津牺牲了4100多人,年轻人应该知道现在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
王克佳
出生:1930年
当年所在部队:华北军区司令部通讯处
时任职务:通讯兵
1948年8月我从华北军区通讯学校毕业,就知道有个平津战役。东北野战军要入关,抽调我和另一个同志到华北军区平津前线的通讯指挥所。司令部在河北省怀鹿县旁的一个村庄里,离毛主席的住处不远,我们负责把所有的收发电报、信件送到司令部去。天津解放的消息,我们通讯部门是第一时间知道的,当然高兴了!
我做了一辈子无线电工作,希望后人都能好好做人、好好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