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变手术台急施救 七旬日籍工程师恢复良好
今晚网讯 (记者 苏杰)渤海早报记者从天津市泰达医院获悉,日前在该院神经外科医护人员的紧急救治下,一名突发颅内出血并发脑疝的年过七旬的日本籍患者恢复良好,肢体活动、思维、意识等均与发病前无异,堪称奇迹。
泰达医院工作人员介绍,患者中岛昭彦是一位日本籍工程师,在天津开发区某日资企业工作。4月24日中午,中岛昭彦突然意识丧失并伴有呕吐,其同事紧急拨打120,将患者送至泰达医院急诊科。对其进行头部CT显示右侧硬膜下血肿,出血量约80毫升,脑中线严重偏移。该院神经外科侯延伟医生在接到急诊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急诊抢救室,此时患者已深度昏迷,刺激无任何反应,右侧瞳孔散大直径为5毫米,光反应消失。
危急情况下,神经外科郭再玉主任当机立断,决定在急诊室立即手术,即使只有一线生机,也要争分夺秒救治患者。在他的指导下,水涛副主任、侯延伟主治医生当即在急诊室用微创方式实施锥颅手术,用直径约2毫米的脑穿针穿透颅骨,直至血肿,瞬间将血肿抽出约40毫升。这时,奇迹出现了,患者放大的瞳孔逐渐恢复,肢体能够轻微活动了,为开颅手术赢得了时间。
正在大家准备将患者送入手术室进行开颅手术时,更为棘手的情况出现了,放射科医生表示此患者还存在主动脉夹层,自心脏至双下肢有严重的夹层存在,随时可能引起主动脉破裂导致大出血猝死。医生们再一次面对进退两难的局面,但这些困难都无法动摇医生们第一时间救治患者的决心。最终,在急诊科、手术室、重症医学科的协同帮助下,患者顺利完成了开颅手术,因为抢救及时,术中患者的脑组织没有肿胀,骨瓣竟也顺利地还纳回去,避免了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及二次颅骨修补的痛苦。
患者术后在重症监护室平稳度过了术后最危险的2天,在第3天清晨,奇迹再次出现,患者竟然睁开了双眼,用中文说了声“谢谢”。这让所有的医护人员为之兴奋。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已经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可以自理,据家属介绍,患者目前状况和发病前没有差别,预计本周将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