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意识其实是种“实际需求”
我们经常呼吁,治理和参与公共空间,要具备社会性别意识。看起来,“性别意识”这个表达有点“学术”,像是在某种特定语境下、某个专门群体的话题。作为普通人,即便就在眼前,我们也可能会选择性地开启“跳读”模式,或者明明遭遇了类似问题,也很难把它与实际生活对号入座、建立关联。
其实,这个话题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场景出现。有时候,它也“化身”一件件很重要的“小事”,却构建着公共空间的有序、文明。比如,上厕所这件“小事”。
相信不少人都见识过车站、饭店、商场等公共场所女厕门前迂回的“长龙”;听说过不堪煎熬的女士们发起的“占领男厕所运动”;稍有关注的人也会知道增设女厕的呼吁由来已久。但是,哪怕是身处其中的当事人,对这件“很重要的小事”的认识和参与往往止步于旁观和忍耐,多问一句“为什么”或者“如何解决”的人,相比面临这个问题的群体则少之又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在这件小事上,在大家观念中,性别意识没有和实实在在的需求建立有效的关联——概念还是概念,和上厕所有什么关系?
一直以来,“男左女右、一分为二”的“标配”是我们对公共厕所的固定认识,看起来也是合乎常情、理所当然。以至于听说“男性小解时间在48秒左右,女性用厕大概要114秒”的调查结果,再想想女厕门前排起的长队,才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
所以,固定的、习以为常的未必就是合理的、科学的、符合常识的。从现实出发,经过推敲、调研,符合实际需求,才能成为公共空间的“标配”。而出于性别因素的考量,与公共生活中的种种实际需求密切相关,也正是常识的组成部分。
可以想见,在已建成的公共设施中为女厕“扩容”其实不易。因为在建造过程中,各区域的位置和功能已经形成,既不能凭空增设,也不能简单地和男厕“此消彼长”。更有效率的方式是,在设计伊始,就把不同性别的实际需求纳入蓝图之中。那么,在更多正在绘制的公共“蓝图”中,可否将其作为一项“标配”?
上海:男女厕位比例多为1∶2以下
杨逸飞/本报记者丁秀伟发自上海18日,上海市妇儿工委发布了上海公共场所男女厕位设置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显示:购物场所、就诊与交通场所、体育与游乐场所的男女厕位比例多为1∶2以下,远未达到2007年“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规定的商业街、商场、金融交易场所、餐饮场所的男女厕位比例应为1∶2~3。在此次调查中,43.8%的女性表示经常需要排队,65.2%的女性表示一般要排队1至5分钟。
上海市建设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15年会对“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进行修订,届时将对男女厕位的调整具有指导意义。(中国妇女报 孙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