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区总工会打造工会社会化工作者队伍 基层“新鲜血液”增添创新活力

21.01.2015  10:47
天津工人报》(2015年01月20日    01版)□    见习记者王晓君
                本报讯    为满足基层会员新需求,构建创新工会工作新常态,河西区总工会去年历时3个月,选拔出20名工会社会化工作者承担各街道工会的建会建制等工作,并在前期对这批新人进行业务指导、专业培训,打牢工会各项工作的思想基础、制度基础、业务基础,带领他们到桂发祥公司、宝洁公司、珠江装饰集团、北师大附中袁滨渤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大营门街总工会进行了实地参观学习,双管齐下,把学习与岗位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助推新人成长。
     区总工会根据各街总工会工作重点,将社会化工作者分配到重点企业、重点楼宇、重点行业兼任工会副主席或者指导员,协助开展工会工作,提高工会凝聚力和影响力。例如:河西区尖山街总工会根据区域企业特点建立的石材行业工会及茶叶行业工会,去年共吸纳小微企业近300家,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工资协商、签订个性化的工资文本,使职工们的权益得到维护,同时帮助企业建立起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驻街的工会社会化工作者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受到企业和职工的广泛好评。
     对于工会的新生力量,河西区总工会给予了高度重视,拨专款、提待遇,并将工会社会化工作者的培训纳入全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把培训贯穿工作者履职全过程,强管理、压担子,打造“实干”队伍,并制定出台《河西区工会社会化工作者管理办法》,明确工会社会化工作者的工作范围、基本职责及工作管理目标,提高他们的使命感和归属感。
     工会社会化工作者们不负众望,完美地诠释了新鲜血液的含义,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不断创新工作形式,依靠微信、微博、QQ等网络平台,并结合企业特色,为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量身定做特色活动,以焕然一新的形象呈现在大家面前。如大营门街总工会针对区域楼宇多、白领普遍运动量小的特点,组织健身教练利用午休时间,对入会职工进行办公室瑜伽培训,让职工在工作之余,锻炼了身体,放松了身心,受到了职工的普遍欢迎。随着社会化工作者队伍的逐渐成熟,河西区各基层工会工作形式日趋多样化,社会化工作者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新颖便捷的工作形式深受各入会企业的喜爱,企业的满意度、配合度及认可度得到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