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职工“增薪”长效机制----宝坻区总工会推进非公企业工资集体协商
16.03.2015 17:07
本文来源: 总工会
大量的非公企业、小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开展一度难有大的突破。宝坻区总工会创新工作方法,通过一户一户攻坚、培训“谈判高手”以及制定“量体裁衣”型的协商方案,形成了工资集体协商合力。连续两年全区建会企业工资集体协议签订率实现100%,职工平均工资始终高于本市最低工资指导线30%以上。
精准定位攻坚克难
过去街镇工会干部去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场面尴尬,协商根本无从谈起。面对困局,区总工会做过多种尝试,效果都不理想,工资集体协议签订率始终在80%左右徘徊,职工平均工资瞄着或略高于最低工资指导线,难有大的突破。
为了能有效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区总工会深入分析了问题的症结,重新调整工作方向,将目标锁定在单独建会企业和重点行业上,一户一户攻坚,一家一家突破,很快见到成效。胜利集团是一家有上千名职工的大型服装企业,区总工会会同街镇工会干部多次登门,宣传法规、释疑解惑,使该家企业成为宝坻区首家规范开展协商的服装企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培训协商“谈判高手”
“有指导员参与谈判的企业,职工年均工资29832元,增长13%;没有指导员参与的企业,职工年均工资28512元,增长8%。”这是一名街镇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谈到2014年协商成果时的真实数据。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制度的建立,为在非公企业有效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企业的门能进了,老板也坐到了对面,如何谈,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便派上了用场。在市总的大力支持下,宝坻区建立了有66人组成的区、镇街开发区、企业三级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其中21人取得市级协商指导师资格。为提高指导员协商谈判能力,区总工会采取集中学习、交流经验、现场观摩、典型示范等举措,针对工资集体协商主要程序、测算工资调整幅度的基本方法、协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运用等内容进行培训。截至目前,已组织各级各类学习培训4期126人次,为开展好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培训了“谈判高手”。同时,区总工会采取定任务、压担子、督导考核、兑现奖励等多项措施,将指导员推上工资协商一线,增强实战本领,提高协商效果。
分类制定协商方案
宝坻区现有建会企业2001家,其中单独建会企业460家,区域性或行业性涵盖1541家,行业分布非常分散,小企业占比很高。在这些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很难制定统一的工资标准。为此,区总工会在坚持开展集体协商大原则不变的前提下,因企施策、量体裁衣,分类制定个性化的协商方案,推动集体协商工作的开展。
推动集体协商工作中,区总工会针对经济效益好的企业,通过协商谈判力求实现职工利益最大化。日立楼宇设备制造(天津)有限公司工会工作的基础较好,每年定期开展工资集体协商,2014年职工年均工资已达36000元。年初协商工资时,职工方协商代表据理力争,又为职工争取到月平均200元的增资额。
针对同行业工资水平,如塑料制品加工企业,区总工会通过协商,使在区域内同行业企业职工工资基本保持在合理水平上,避免恶性竞争,对稳定职工队伍,促进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报记者赵影
本文来源: 总工会
16.03.2015 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