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2015年度报告发布

18.04.2016  10:51

  

  

  2015年是中国在世界创新版图上格外醒目的一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显示,中国已成为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二研发大国,中国科技在全球的地位日益突出。我国研发投入、科技论文产出、高技术制造增加值等均居世界第二位,理工科人才供应世界第一,风电能力世界第一……

  2015年也是中国科学家频频亮相世界的一年:屠呦呦研究员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王贻芳研究员荣获基础物理学突破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和以中国科学家为主的实验团队首次获得该奖项……

  这一年,科技体制改革破冰提速,高新技术产业逆势而上,“双创”浪潮热情涌动,全球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十二五”以来,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由50.9%增加到2015年的55.3%。

  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今天,高扬改革风帆的中国,正勇立世界创新潮头。

   成果篇:自主创新实现系统升级

  2015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经过5年努力,我国科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十二五”规划任务目标基本完成,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创新型国家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科研投入持续加强夯实创新基础

  2015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4220亿元,比上年增长9.2%,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0%。在全社会研发支出中,77%来自企业。全年国家安排了3574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561项863计划课题。

  经济日报“自主创新”调研小组对2010年至2014年31个省区市的研发投入强度进行统计后发现,5年来各地的研发投入强度基本都在递增。比如,从2010年到2014年,河北省研发投入强度由0.66%增至1.06%;上海市由2.81%增至3.66%;山东省由1.72%增至2.36%。

  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累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58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187家。科研投入的增加保障了我国专利论文产出。2015年我国受理境内外专利申请279.9万件,授予专利权171.8万件。截至去年底,有效专利547.8万件,其中境内有效发明专利87.2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6.3件。

  二、基础研究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作为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我国基础研究在2015年不断取得新突破。我国科学家实现单光子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被英国物理学会评为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之首;理论预言并实验验证外尔半金属的存在,也入选十大突破;揭示埃博拉病毒演化及遗传多样性特征,相关文章被《自然》《细胞》等国际顶级期刊引用;实现对反物质间相互作用力的测量,在国内外学界产生巨大反响;探测到宇宙早期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自然》杂志;发现东亚最早的现代人化石,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自然》杂志。

  此外,我国科学家揭示人类原始生殖细胞基因表达与表观遗传调控特征,Cell杂志邀请国际表观遗传学专家发表述评认为,该项研究是理解基因组潜能重置、表观遗传记忆擦除、人类生殖细胞建立的基础;我国科学家解析细胞炎性坏死的关键分子机制,为多种自身炎症性疾病和内毒素诱导的败血症提供了全新的药物靶点,开辟了细胞程序性坏死和天然免疫研究的新领域;研制出碳基高效光解水催化剂,被国外专家认为“是该领域的彻底变革”;实现对单个蛋白质分子的磁共振探测,Science杂志将该成果选为研究亮点并配发专文报道,称其“是通往活体细胞中单蛋白分子实时成像的重要里程碑”。

  三、高新技术成果涌现驱动转型升级

  2015年,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获得世界超算“六连冠”;国产首架大飞机C919成功总装下线,ARJ-21支线飞机成功实现商业销售和运营;长征六号、长征十一号新型运载火箭成功首飞;地球静止轨道分辨率最高的遥感卫星高分四号成功发射;完成4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稳步推进。

  高新技术成果加速涌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制造技术步入自主发展的快车道,刻蚀机、离子注入机等关键制造装备总体水平达到28纳米。TD-LTE完整产业链基本形成,4G用户数超过2.7亿。大型汽车覆盖件自动冲压线等20多种产品已具备国际竞争能力。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速铁路技术世界领先,高铁总里程达1.9万公里,占世界总量55%以上,并进军海外市场。我国全面掌握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

  大功率风电机组和关键部件、晶硅和薄膜太阳电池设计制造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风能和光伏产能累计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

  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30万辆,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2015年我国共签订技术合同30.7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98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在各地,高新技术产业驱动力不断凸显。据调研小组统计,山西省高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2.54%增加到2014年的6.22%,安徽省这一比重则由2010年的5.35%增至2014年的12.15%。

  四、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结构优化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2015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7100万,研发人员超过535万,其中企业研发人员398万。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长江学者等人才计划有力促进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近5年回国人才超过110万,是前30年回国人数的3倍。80后、90后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成为科研主力军和生力军;一批优秀企业家加速涌现,成为引领创新创业浪潮的核心力量。

  我国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数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根据调研小组统计,我国各地每万人拥有全时研发人员数也在不断增加,北京由2010年的98.73增至2014年的114.03;浙江由2010年的41.03增至2014年的61.44;湖北由2010年的17.10增至2014年的24.20。

  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动力

  “双创”无疑是2015年的创新热词。2015年,我国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2万户,比2014年提升20%。在国家高新区,双创活力更加凸显:2015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创科技企业2.4万家,同比增长84.6%。

  2015年,全国各类众创空间已超过2300家,与现有25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1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146个国家高新区,共同形成完整的创业服务链条和良好的创新生态,在孵企业超过10万家,培育上市和挂牌企业600多家,吸纳就业人数超过180万人。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累计支持设立206家创业投资企业,资金总规模557亿元,投资创业企业1233家。

   改革篇:系统推进直击难点痛点

  2015年,我国围绕科技创新出台系列改革举措,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通过改革,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提升到空前的新高度,创新成为全社会广泛共识和重要价值导向。

  一、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破冰告别“九龙治水

  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经过1年的协力探索,我国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已经取得了四方面的进展:一是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已成为凝聚各方共识、支撑重大决策的重要平台,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已开通服务。二是完成了大部分科技计划优化整合任务,将原有100项科技计划纳入优化整合范围,新的计划体系布局基本建立。三是先期启动了新能源汽车等6个试点专项,2016年计划在信息、海洋等重点领域,再部署启动40个左右重点专项。四是明确了改革过渡期项目资金管理要求,优化预算管理工作流程,将部分预算调整权限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改进项目资金结算方式。

  二、科技成果转化法实现多方面制度突破

  2015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新转化法自当年10月1日起施行。新转化法在完全下放科技成果处置收益权、强化对科技人员的激励、完善成果转化考核评价体系、促进成果信息公开等许多方面实现重大制度突破。新转化法提高了对科技人员转化科技成果最低奖励力度,将现金和股权奖励最低比例从20%提高到50%。

  我国在北京中关村等4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选择了20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签订成果转化合同近400项,合同金额超过14亿元,以作价入股方式成立科技型企业82家,对科技人员奖励近2.6亿元。

  三、科技体制改革有了系统清晰“施工图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从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科研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激励等10个方面,提出了32项改革举措、143项政策措施,涉及40多个部门和单位。它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画出一张措施有力、脉络清晰的“施工图”。

  这次改革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上有一个很重要的转变,就是由原来的选择性支持变为普惠性支持,比如提出对企业创新投入方式以普惠性财税政策为主,更加符合国际规则。《方案》以台账形式,明确每一项改革任务的具体成果、牵头部门和完成时限。

  四、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全面开花

  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1年来,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全国大型科研仪器数据库,目前已入库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达6.7万台(套),总价值超过1100亿元。统一的网络管理服务平台已基本建成,已逐步将分散的仪器设备纳入统一的平台进行管理。通过平台支撑查重评议,2015年减少中央财政大型仪器设备重复购置经费达32亿元。

  五、多措并举强化服务功能推动“双创

  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更加健全,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我国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启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已设立3只创业投资子基金,并启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首批16个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累计增加中小企业科技贷款1.2万余亿元,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对科技型企业投资超过7000亿元,2015年全国专利质押融资额突破500亿元。

   问题篇:创新驱动依然任重道远

  2015年,我国自主创新事业取得了很多成绩和突破,但也存在许多不足。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局面,面对经济下行和三期叠加的压力,我国要顺利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就必须正视当前自主创新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破除各种制约创新能力提升的障碍。

  一、科技成果转化不畅,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待加强

  多年来,社会上一直存在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评价,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不畅,“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突出。如果仅从研发经费支出比例和发明专利比例来看,我国企业已经成为市场主体,在自主创新中发挥决定性作用:2015年,我国研发支出中企业占比77%;我国企业获得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的60.5%。

  但横向分析相关数据,就会发现企业这个创新主体“大而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大量专利未有实质应用。2015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GDP之比)为2.10%,与发达国家3%-4%的水平相比仍有较明显差距。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更低,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约占销售收入的0.9%,而发达国家企业的这一比例平均为2%。

  二、人才队伍大而不强,积极性创造性有待激发

  2015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数和研发人员总量继续稳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人均产出效率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高端的创新型人才仍非常稀缺,人才队伍大而不强。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依然是目前中国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现行教育体制重视知识传承、轻视科技创新,重视标准化教育、轻视个性化教育的局面依然存在,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较强的趋同性,不能全面满足社会对专业化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我们对人才的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论文导向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分类评价制度还未全面落实。我们对人才的使用机制改革如打破人才流动障碍、允许科技人员带着成果离岗创新创业等,还有待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社保转移接续政策等相关配套政策的衔接落实。

  三、创新地域差距明显,协同创新机制待探索

  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创新主体功能定位不清、活动交叉雷同、整体效率不高等问题,亟待建立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

  在环节协同上,科学家的研究停留在知识创新阶段,企业家的技术创新主要限于企业内的自主研发,两者之间的联系渠道不畅通,市场需求不能立即反馈到知识创新上,知识创新不能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服务。

  在地域协同上,据调研小组统计,我国自主创新的地域差距较大。比如2014年的研发投入强度,北京为5.95%,而内蒙古、海南、贵州、云南、西藏、青海、新疆等省区都低于0.7%。2014年的每万人拥有全时研发人员数,最高的是北京,达114.03,最低的是西藏,仅3.97。2014年每万人拥有的授权发明专利量,北京最高,达10.8,上海次之,达4.79,而最低的三省区青海、内蒙古、西藏都低于0.2。

  四、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创新激励动力需提升

  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待加强,国民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例时有发生。尤其随着电子商务和新技术的发展,专利侵权行为呈现出新的特点,侵权人数众多、一窝蜂式的群体侵权以及屡教不改、变本加厉的重复侵权常常发生,创新型企业普遍反映专利维权存在举证难、赔偿低、成本高、效果差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国创新的激励动力不足,有待提升。在市场经济中,只有创新收益大于创新投入的时候,创新主体才会有持续不断的创新动力。目前,我国的各项创新激励政策并不十分完善,没有为创新活动提供强大持久的激励,一些已有的激励政策也未得到全面落实。

  五、政府职能改革需深入,科技体制改革需落实

  我国科技创新管理中,政府部门越位、缺位、错位问题并存,政府自身改革对科技体制改革起到“牛鼻子”作用。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发展遇到的诸多问题都与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密切相关。政府职能不转变,其他方面改革就难以推进。

  近几年,我国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出台了新的相关政策和法律,但在科技界和企业界实施层面落实还不够。政府采购政策、融资政策以及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方面的政策等,都还存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例如,2015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受国务院委托所做的“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工作中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科研人员中,有近30%的人员反映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个人收益不大,部分单位的科研团队成员科研收益平均值为34.7%,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不低于50%”的目标相比,有较大差距。

   对策篇:谋划创新就是谋划未来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关键之年。根据“十三五”经济社会形势和需求,今后五年,我国要确保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奋斗目标,对策何在?

  一、提升创新源头驱动力,打造国家先发优势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需要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整体水平由跟跑为主向领跑、并行为主转变。

  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应该打造国家先发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前瞻性部署有望催生未来变革性技术的重大基础研究,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技项目以及国家科技计划中,切实加强聚焦国家目标任务的应用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力争在更多战略性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在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重大创新领域,要按照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化与成果转化等全创新链部署要求,组建若干国家实验室,提升国家科技创新源头驱动力。

  目前,科技部已论证启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面向2030年在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网络空间、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海深空探测、重点新材料、脑科学、种业自主创新、健康保障等领域的目标,我国将抓紧遴选启动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志的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尽快编制实施方案,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分批次有序实施。

  二、构建产业技术新体系,增强国际竞争力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需要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含量显著提升,在促进经济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成长起一批世界领先的创新型企业、品牌和标准。

  要系统设计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制定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十三五”专项规划,加强新时期技术创新工程的顶层设计与统筹谋划。围绕构筑引领型发展的支撑基点,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技术新体系,针对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的瓶颈制约制定系统化的技术解决方案,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国家发展空间拓展提供支撑。

  要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和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科研基地,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围绕国家重点产业发展战略,引导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对话机制,吸收更多企业参与研究制定国家技术创新规划、计划、政策和标准。

  三、推动“双创”活动,厚植“双创”文化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需要围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创新创业服务网络,厚植创新创业文化。

  要加快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推动创新孵化载体向专业化纵深发展,搭建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者的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向创业者开放创新资源、降低创业创新成本。将探索科技服务业促进区域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形成一批科技服务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要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股权奖励等重点政策落实力度。将深化科技和金融结合,全面启动实施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扩大基金规模,联合社会资本设立一批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专业化创投子基金,建立科技企业贷款融资的“绿色通道”。

  要深入落实促进成果转化法,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国家技术交易网络平台,健全技术产权交易、知识产权交易等技术市场体系。

  要构建“宽容失败”的机制和文化。当前,《科技进步法》及不少地方的科技进步条例都将“宽容失败”纳入其中,但尚未真正落实。未来几年,宽容失败的制度将从设计到执行转化,真正为创新创业者减压减负,创造出鼓励创新的文化和环境。

  四、建设创新基础平台,培育创新人才队伍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需要创新型人才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人力资源结构和就业结构得到显著改善。

  要围绕培育国家重要战略创新力量,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基础平台,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和大科学装置建设,培育造就创新型人才队伍,壮大企业家队伍。

  要强化创新型人才的激励、评价与服务,研究制定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标准和办法,并开展试点,加快建立以创新能力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制度,修改完善评议指标,加大对发展潜力和实际贡献的考量。

  要突出对重点领域高精尖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强化对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支持,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参加国际大科学工程研究计划。在重点研发计划中开辟专门渠道,支持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并落实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建立创新导向的人才分配激励机制。

  五、深化创新体系改革,参与全球创新治理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需要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定型,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快速提升,科技创新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围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资金管理改革,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组织体系,实施新一轮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建设一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创新型省市和区域创新中心。按照“东转西进”原则优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布局,强化以点带面、以面带全国的发展格局。

  围绕提高全球配置创新资源能力,要深度参与全球创新治理,创制国际科技合作公共产品,促进创新资源双向开放和流动,打造“一带一路”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大科技计划开放力度。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是破除创新障碍的不二选择。开放,是释放创新潜力的最佳推手。今天的中国人,正在以锐意改革的勇气、蓬勃开放的朝气,不遗余力地掀起创新大潮、推动创新发展,向“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