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粮食流通统计工作成效显著

25.03.2016  19:38

 

近日,国家粮食局公布了2015年全国粮食流通统计工作考核结果,我局荣获“全国粮食流通统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先进单位名次由去年的第12位提升至第6位,局调控处徐剑同志被评为“全国粮食流通统计工作先进个人”。在最近国粮局召开的全国粮食调控与统计工作会议上,我局作为统计工作典型作了经验介绍,得到了国家粮食局和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全市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广大粮食统计人员牢固树立科学统计、依法统计的工作理念,着力夯实统计基础,扎实开展供需平衡调查,努力提升统计服务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统计工作任务,为国家和我市各级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和可靠的分析材料,在引导生产、促进流通和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多措并举,着力夯实统计工作基础。按照涉粮即统的原则,定期组织开展辖区内涉粮企业摸底调查工作,努力扩大统计覆盖面。大力推进粮食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制定了粮食企业统计业务处理流程,规范了统计资料和原始台帐的档案管理。着力提升统计数据质量,从源头上加强统计数据管理,确保统计数据不重不漏、准确可靠,做到清在原始、准在基层。进一步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对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和统计经费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每年召开专门会议,集中力量开展粮食统计人员业务培训,帮助基层统计人员提高专业能力,增强责任意识。 二是精心组织,扎实开展供需平衡调查。科学制定调查方案,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合理确定抽查样本,确保调查对象全面、完整,具有代表性。严把数据质量关,对各类基础调查表的数据实行居委会(乡镇)、区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市粮食局三级审核把关制度,明确责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了调查结果真实合理。建立了会审论证机制,每年都邀请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等部门,对供需平衡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对调查报告进行定稿前的会审论证,综合意见修改完善后,共同会签上报市人民政府,使调查结果更具有权威性、代表性和实际运用价值,成为开展粮食宏观调控的主要数据来源。 三是主动作为,努力提升科学服务水平。充分利用统计工作中掌握大量数据和情况的优势,对统计数据进行有效挖掘和利用,增强统计工作的预见性、时效性、针对性,积极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创新统计服务方式,针对各涉粮企业的行业特点,增强服务主动性。与发改委、财政、统计、农委、工商等职能部门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切实做到部门信息交流共享。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大数据分析,真正实现部门统计和政府综合统计的有机结合,力争形成大统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