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 拓市场 抓创新 强管理 我市国有经济稳中向好
■ 前5个月,市管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额全国排名第3位;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全国排名第10位
■ 27家市管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占总数的57.4%;35家利润同比增长,占总数的74.5%
调结构、拓市场、抓创新、强管理,今年以来,我市国有企业提质增效“组合拳”见成效,国有经济稳中向好。市国资委昨天提供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市管国有企业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9.5%,截至6月末,市管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增长3.0%;所有者权益总额增长1.7%。
今年前5个月,我市市管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排名全国第3位、第10位和第10位。我市电子行业增利6.6倍,化工行业利润同比增长7.1%,机械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4%。上半年,全市有27家市管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占总数的57.4%,有35家市管企业利润同比增长,占总数的74.5%。
今年以来,我市国有经济亮点频出。市管国有企业加强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上半年,市管企业科技投入12.3亿元,同比增长13.2%。中环集团发挥上市公司龙头带动作用,大力推动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核心基础电子部件产业和智能装备及服务产业“四大核心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剔除土地出让特殊因素,利润同比增长69.8%;百利集团以城市污水处理成套工程为突破口,以地铁、环保、城建等工程项目为重点,提高企业工程成套的承接能力,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20%;医药集团坚持仿创并举,有序推进新品研发,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开展20个大品种的二次开发,推动工艺改进升级项目14项,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10.6%;滨海农商行网点转型释放生产力,实现智能设备天津辖区全覆盖和柜面操作无纸化,电子渠道替代率接近90%,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135%。
市场开拓力度加大,优化了市场布局,提升了业务规模。旅游集团对节日营销早研究早安排,今年以来假日期间客房收入同比增长5%,客房出租率同比增长近6%,海河游船假日接待游客同比增加1.65万人次,收入同比增加138万元;渤海银行持续做大发债总量,截至6月末,成功发行债券63只,同比增长65.8%;渤海证券加大在债权融资、股权融资、资产证券化等方面的服务力度,推动滨海建投集团非公开公司债发行、胜蓝科技IPO等一系列项目实施,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4.4%。
与此同时,市管企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及雄安新区建设,借势发展获成效。利和集团上半年新增缅甸、菲律宾、黎巴嫩、文莱、孟加拉国、摩洛哥6个“一带一路”出口国家,对“一带一路”沿线52个国家出口共计2570万美元,同比增长35.6%;天津港集团推动南沙内贸集装箱航线运力升级,深入推进津蒙东疆物流园合作项目,加快筹建雄安新区服务中心,与河北港口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11.3%;食品集团与保加利亚、蒙古国、英国、加纳等国家加强在农产品生产销售、中餐烹饪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推动“天食”品牌融入当地市场,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12.1%;泰达控股公司4月下旬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泰达公司与阿联酋国民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入区企业提供投资咨询、融资业务等服务,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59.8%。
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带动了降本增效。上半年,全市市管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同比上升了1.6个百分点。渤海轻工集团加大应收款项催收力度、对查出的应收款项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分门别类提出加快清理、加速回款的具体解决措施,应收款项减少4亿元;津融集团上半年完成10.7亿元超短融发行,为上半年到期短融和银行贷款提供了流动性储备,同时,启动注册发行10亿元公司债的有关流程,为集团中长期资金提供储备。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国资系统通过逐级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强党建、抓改革、清应收、防风险,为今年以来我市国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超预期,起到了引领和保障作用。今年以来,市国资两委以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为导向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围绕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和效益指标、“僵尸企业”处置、国有企业混改、管理层级压缩、应收账款清理等重点工作,建立督导任务清单,集全委之力综合施策,全力推动国有经济运行,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经济运行中遇到的困难,为全市国有经济提质增效领航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