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筑现代产业新体系

11.03.2016  09:50

  产业是强国之基、兴国之本。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健全的产业体系紧密相关,一个城市的发展更离不开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当前,制造业正在向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十三五”时期,本市将积极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都市型农业为补充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充分利用本市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壮大发展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航天航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现代石化、现代冶金等十大产业,形成技术先进、配套完备、链条完整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比重由50%提高到70%。同时,要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和标准化提升计划,推进名品名牌名企名家创建工程和工业强基工程,更好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的繁荣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对于支撑产业升级、有效扩大就业、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市发展服务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需求潜力,“十三五”时期要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加快形成与现代化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服务经济体系。特别是要搞好全国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的建设,积极发展传统金融,创新发展新型金融,规范发展要素市场,加快发展直接融资。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等重点产业,积极培育服务外包、会展经济、商务咨询等新增长点,增强对先进制造业全过程服务能力。拓展生活服务消费领域,培育休闲旅游、文化消费、体育健身等消费业态,优化商贸流通、住宿餐饮等网络布局,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构建安全、智慧、便捷的居民消费服务体系。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5%,基本建成产业集聚、业态丰富、功能完善、辐射力强的全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优化发展都市型农业。“十三五”期间,继续推进“一减三增”,大力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设施农业标准化水平。加大科技兴农工作力度,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搞好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主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依法推进承包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抓好“菜篮子”工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各类智能终端与产业有机结合。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动制造方式和服务模式变革,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转型。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全过程服务供给能力,引导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推动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深入落实《天津市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积极对接北京创新资源和优质产业,主动向河北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一体、联动发展。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着力打造智能科技产业高地 李鸿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