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不是“+互联网”
13.06.2016 15:20
本文来源: 发改委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通报了今年一季度对全国607个县以下政府网站的抽查结果,不合格率达18.5%。报道中提到那些更新不及时、信息不准确、互动不回应、服务不实用的网站,也就是“僵尸网站”。
政府部门搭建网络互动平台,本来是要通过网站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进一步促进政务公开,方便百姓网上办事。网站开通仅仅是第一步,不能就此万事大吉。隔三差五地转发几篇东西,对于网友留言和提问用“万能回复”敷衍塞责等现象,不仅闲置浪费了网络平台资源也影响了政府形象。这种把政务网站作为工作附产品或是门面装潢,视其可有可无、无关全局,根本不是 “互联网+”,而是简单机械、甚至是应景的“+互联网+”。
面对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更加迫切的是尽快树立“互联网+政务”的意识。开通政务网站说到底还是要看如何运用好这一沟通纽带和服务窗口。近年来,天津在推进政务公开上下了大力气,做了很多有益尝试。2015年政务网站公布53个市级行政部门和单位4676项权责清单,办事该找谁,网上一张清单看明白;8890政府服务热线,通过电话、网络、微博、微信等方式,让群众与政府部门线上与线下互动,有服务需求“拨拨就灵”;公安民生服务平台让群众“多走网络、少跑马路”,力求相关业务“一网搞定”……
网络已经成为政民之间沟通新阵地。应把政府网站功能放在第一位,站在网络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把网友的需求和声音作为群众工作的重要信号,及时刷新,互动起来,改进工作,用为民服务意识给群众一个政务公开的新体验。
本文来源: 发改委
13.06.2016 15:20
故
事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