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年智慧结晶 汉沽盐业歇后语倍哏儿

01.03.2016  15:28

   天津北方网讯: 汉沽拥有百里盐滩,从熬盐到现代化的制盐工业历时数百年,盐工们口头常用语形式多样、言简意赅,既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又体现出特定行业特征,具有较高研究价值。昨天,《汉沽区志》“文化志”主笔、汉沽作家协会副主席王雅鸣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在进行盐业歇后语研究整理工作。

  王雅鸣告诉记者,在滨海汉沽地区,盐池处处,阡陌纵横,数百年盐业史造就了丰厚的盐业文化,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上总结出了许多与盐相关的歇后语。“总结起来,一般以喻人为主,也有说其他的。”王雅鸣说,例如讽刺一群人不干活、只知道耍嘴皮子,就说:盐店里聊天——(咸)闲谈,或:盐窝子罢工——闲(咸)得发慌。若说一个人不懂人情大道理,好赖话听不进去,就说他:爆炒的鹅卵石——不进油盐。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劳动人民以凝练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事物,点明道理,运用在盐的身上也比比皆是,十分形象、生动。”王雅鸣介绍说,例如,预料到一件事的后果,需要事先进行说明,省得到时说不清,就用:坛子里的咸菜——有盐(言)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