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养老铸就矿区的文明稳定

15.02.2015  17:42

  渤海石油离退休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隶属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在公司和天津市国资委的领导和关怀下,坚持创建文明单位、美丽矿区的要求,以服务离退休职工、矿区幼儿、职工家属为主线,用文化养老铸就矿区的文明稳定,做好企业的大后方,让领导放心,居民满意。连续多年荣获天津市退管工作先进集体、天津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被评为天津市文化活动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一、基本概况
  中心成立于2005年,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直管的离退休职工已经达到8500余人,在校幼儿450余名,关联家长及社区家属等,人数超万人。4万余平米的两个俱乐部、游泳馆、7个活动室、10个室外场所,常年面对渤海矿区5万余人开放。几年来,中心结合实际在创建文明单位工作方面勇于探索,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子,既文化养老、健康养老、亲情养老共同发展之路。尤其是文化养老在天津已形成离退休工作品牌,暨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根本,以身心健康为目的,以创建文明单位,稳定矿区为目标,在天津市打造 “文化养老”管理服务品牌。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设文明矿区
  中心按照“统一领导、分站运行、网络管理”的管理模式,为了更好的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共建美丽矿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1.成立党的组织网络。中心设立5个管理服务站,一个文体中心,一个幼儿园,在各基层站建立党总支,3800余名党员编入143个党支部,包括离退休党支部,开展了以“用思想引领行动,让实践体现价值”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讨论。通过讨论,全体离退休党员表示要围绕大局、依靠群众、服务人民,坚持“同在一方热土、建设文明矿区”,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行动指南,为渤海矿区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
  2.成立文体协会。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按照老年大学的办学形式,中心先后成立了合唱团、舞蹈队、器乐队、秧歌队、骑行队、书画协会、摄影协会、门球协会、垂钓协会、太极(扇、剑)协会、乒乓球协会、棋类协会、渤海神鼓队等22个文体协会等组织,有学员2500余名。这些组织,充分发挥了活动经常、团结有序、文明宣传的作用,使很多矿区居民在天津精神宣贯和实践中受益。
  3.成立互助组织。中心通过建立志愿小组的形式,在老同志中建立志愿者帮扶互助小组,以解决老同志的一些实际困难。从2010年建立,到今年5月底,共成立互帮互助小组 96个,参加活动的老年志愿者1500余人。志愿者每周志愿时间不少于2小时,个别志愿者每天的志愿者时间都超过两小时。在中心形成了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服务理念及互帮互助的服务新模式。开展小型的捐助灾区、帮助失学、关爱青少年讲座;节假日开展义务巡逻等形式发挥余热,回报社会等。典型事例不断涌现,使空巢老人得到实惠,矿区文明之风盛行,正能量得以传递,受到了老同志的欢迎,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
  三、  服务企业发展  服务矿区建设
  2012年以来,中心以服务渤海地区发展为主线,以建设和谐矿区为目标,为渤海地区改革发展贡献稳定价值、服务价值、低成本价值。为了使全体离退休员工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促进离退休党员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建、服务、稳定工作的主要时代特征和要求,成为正能量的传递者,中心开展了学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等活动,涌现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事迹。并通过企业大电视台、《中国海洋石油报》、情况简报、宣传橱窗等形式积极宣传,使老同志们以企业的成长为依托,关心企业的发展形势,树立以企业为家的观念,与企业共呼吸同命运。
  中心想方设法办好幼儿园。克服重重困难增加教师,增设班级,加强安全设施,培训教师,加强教学管理,尽量接收符合条件的幼儿就近入学,缓解入学难的社会矛盾,受到幼儿家长及亲人的称赞,为创造文明单位、美丽矿区打下基础。
  四、  创新服务模式  文化铸就文明
  2012年以来,中心始终坚持和谐稳定、服务大局的工作理念,扎实推进亲情养老、文化养老与健康养老“三位一体”的养老模式,使渤海油田离退休职工安享晚年、幸福生活,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在亲情养老方面,一是建立节日慰问制度,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对老同志进行慰问,举办联欢会和座谈会,每年七·一走访慰问离休干部和党龄在60年以上的老党员,让他们和谐幸福沐夕阳。
  二是拓展离退休服务内涵外延,按照 “四心式”服务要求:热心、细心、耐心、爱心,实现“一键通”服务惠及百位老人。中心领导把办公电话及手机号码以联系卡方式,公布给每位老同志,全天候为其服务,做到询问有答声,处理有回声,服务老人零距离。
三是坚持做到七到位:待遇落实到位、药费报销到位、慰问走访到位、关心帮助到位、情况通报到位、文体活动到位、发挥作用到位。服务满意率95%以上。
  (二)在健康养老方面:
  1.建立标准化健康服务信息平台。构建“网络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管理新模式,将患大病、重病、失能和“空巢”、独居等有特殊困难的离退休人员作为重点的服务对象,打造全覆盖、无缝隙的离退休服务网络。
  2.建立医疗服务资源共享渠道。与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制定全科医生上门巡诊制度,根据人群的需要,开展家庭治疗,家庭康复、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尤其对高龄、卧床不起、“空巢”等有特殊困难的弱势群体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
  (三)在文化养老方面:
  1.  文化养老从夯实硬件开始。公司支持中心的各项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扩建和改善文化活动场馆,尤其是今年五月,公司又投资24万对滨海西区室外门球场、网球场、篮球场进行重新改造升级,得到广大矿区活动爱好者的称赞。现在有近4万平米的室内外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满足老同志和矿区居民的文化体育活动需要。
  2.  文化养老从软件上着手。中心培养了一只文体骨干和人才队伍,能编导、能策划、能组织,可以承办大型文艺演出,地区性门球比赛,象棋比赛,书画、摄影展、征文出书、乒乓球比赛等赛事。中心每年举行大、中型文化活动30余场次,近10余万人次。尤其是老年合唱团,逢节必演,在渤海、塘沽、天津小有名气,今年5月9日,老年艺术团还在全国舞蹈大赛上获得银奖。《渤海夕阳红》已出版五期,有上百名老干部勇跃投稿,已成为老同志们思想交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平台。
  3.文化养老从效果上落实。这几年通过文化养老理念的推行,取得的良好效果,老同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文明道德素质提高了,不良的现象减少了,大家的凝聚力增强了,关心支持企业发展、奉献社会、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组织的人多了,与此同时,反过来还促进了“健康养老”,“亲情养老”,提高了老同志的幸福指数。文化养老成为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的中坚力量、亮丽风景。
  文明创建无止境,大风破浪正当时。中心将继续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以创新提升活力,以进取提升素质,以文明提升形象,为构建繁荣、和谐、进步的渤海文明矿区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