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古建5年发生火灾1400余起 多因人为因素
无图说
天津消防网讯 新年伊始,600多年历史的云南大理巍山古城拱辰楼被大火化为灰烬——火灾毁掉一座楼。
一年前,同样是新年之初,云南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造成古城仓房、金龙、北门3个社区335户受灾——火灾烧遍半座城。
多少古城遭遇大火“烤”验?!一年来,还有云南丽江古城、湖南凤凰古城、贵州黔东南多处古老苗寨侗寨发生火灾。据新华社报道,2009年至2014年,全国文物古建筑发生火灾1400余起,着火主要原因包括生活用火不慎、电器短路、玩火、吸烟等人为因素。
古建筑保护,最缺失的究竟是什么?记者赴云南古城实地探访。
城墙上的拱辰楼已不复存在。
转身向北走30米,三位老人围坐聊天,不时望着城墙伤感。81岁的樊姓老人介绍,他祖辈系明代武将,征战守卫筑城至此六百余年,早期拱辰楼的建设凝结了他先人的心血。1月3日失火那天早上孙女向他报讯,他不敢相信,随即看到电视新闻,流泪不止。“如今它没了,我的心里也空了。”老人眼角满是泪水。据他介绍,火灾前古楼是被承包出去的,供游客看古乐表演、喝茶与打麻将,承租者“只顾赚钱不顾护楼”,冬天甚至出售炭火供顾客取暖。
“拱辰楼是巍山无可替代的文化标志,火灾之后每天都有从乡下来的人前来凭吊,这座楼对于巍山儿女的意义不一般。”曾任巍山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的杨光睴对记者说,得知古楼被烧,他远在南京工作的儿子用短信发来挽联:“古城失首哪颜六诏称魁雄,拱辰楼毁何处万里再瞻天”——昔日,这座巍峨的建筑南北顶悬两块匾额,分别书写着“魁雄六诏”和“万里瞻天”,前者讲的是巍山是南诏古国发祥地的历史,后者讲的是南诏和中央王朝相依的情怀。
记者在巍山大街小巷看到,不管是宣传条幅,还是路标指示牌,甚至是垃圾箱,上面都有拱辰楼的形象。“看不到拱辰楼的巍山人,心里的缺憾无法弥补。”杨光睴说。
而劫后余生的独克宗古城,更显清冷空旷。记者走进时恰逢其着火一周年:这座有1300多年历史、中国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藏民居群,昔日是茶马古道的枢纽集镇,失火后核心区一半被焚毁。
如今,从古城入口月光广场往里走,寒冬中新建房子进度不减,崭新的木结构建筑框架正一栋栋矗立起来,而一些残垣断壁仍然在诉说着那场灾难。偶尔看到三三两两的外地游客,在雪中叹息留影。
“这场大火对香格里拉旅游的打击,从我们开出租车就能看出,以前每天跑七八百元很容易,现在跑200元都费劲。”来自四川的出租车司机王师傅已经在香格里拉工作十多年,目前他酝酿着要回老家。
古城里多家商户也均称客流量锐减。一位客栈老板说,即使在夏天,她家客栈也难住满,而冬季更是一个星期都卖不出一间。对于正在重建的“新古董”能否恢复古城往日元气,她充满担忧。
重建绝非易事
“压力很大,要建就要建好。”一位独克宗古城当地干部告诉记者。
香格里拉县委副书记、古城恢复重建指挥部指挥长康建华向记者历数了几大难关:首先是恢复重建要求高,从指导思路到具体措施及深度细节都广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其次,恢复重建资金筹措压力大,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旧、旧中透新”的原则以及生态保护和防火防震需要,恢复重建将采用环保型材料替代民房传统木材,建设成本大大增加;此外,独克宗古城是迪庆香格里拉旅游核心景点之一,要全面恢复和重振香格里拉旅游形象并非短期可为。
据负责独克宗古城规划设计工作的北京大学教授陈可石表示,综合古城的独特自然条件和人文内涵,设计组参考了英国剑桥、瑞士卢塞恩等国际公认保护精良的古城,提炼出独克宗古城恢复重建的五大理念:整体文物价值的保护与提升、旅游功能与服务的提升、藏族文化特征的保护与重构、景观和环境品质的提升、民俗与节庆等文化元素的活化。具体而言,在重建中对古城的广场系统、绿地系统、花园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同时提升一些建筑的业态和容积率,使得古城更具备国际旅游小镇的功能。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这是当地建设者的心态。记者在独克宗古城重建指挥部看到一份其向县国土局申报新建增压泵房的用地申请,提到“根据县消防大队提出的消防设施建设要求,急需在金龙社区目前空地内新建一个100平方米的增压泵房”。这一消防设施对于古城的意义,一位工作人员如此比喻:“你头顶上有一盆水,即使衣服着火也不会害怕了!”
责任编辑: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