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筑牢红色阵地 凝聚党心民心
从农村到社区,从园区到楼宇,双手环抱党徽的党群服务中心红色标识在西青区星罗棋布,成为一个个亮眼的“红色地标”。这是西青区落实市委“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一号工程”取得的硕果。
自2018年以来,西青区累计投资近2亿元,历时一年半建设提升改造全区150个村和90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场所,社区百户人均使用面积达40平方米。一站式服务、特色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来此学习娱乐,“红色阵地”成为党味浓、人气旺、服务全、党员群众都想来的温馨家园。
筑牢基础 高标准建好“红色阵地”
建得快、用得好,是西青区提升改造党群服务中心的特色之一。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被西青区确定为与村居组织换届选举、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并列的重点工作,要求各级党委书记亲自抓阵地建设,并纳入全区20项民心工程。
全区各党群服务中心除悬挂统一的标识外,功能设置上均具备服务大厅、文体活动室、多功能会议室、党建展厅等“十个有”场所。各中心还结合自身特色,设立了诸多自选服务项目。全区党群服务中心均建设在百姓身边的醒目位置,无论是在村居还是在社区,百姓都能很容易地找到。
在西青区建筑面积最大的党群服务中心──中北镇中北斜村党群服务中心,居民可享受68项政务服务和43项公益服务。该中心三楼设置了儿童快乐营地、舞蹈教室、声乐教室、健身房等,深受居民喜爱。村民白长霞经常带孙子孙女来此,她说:“这里舒适凉快,干净卫生还安全。除了带孩子来玩,自己也在这里学跳舞。这里方便了咱老百姓,建得好!”
“党群服务中心设置的活动内容都会征求居民意见,要让居民喜欢,享受共建共治共享的成果。”中北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海龙说。
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下,西青区选择醒目位置建设公益性的党群服务中心,立足长远、迎难亮招,历时仅一年半就使党群服务中心硬件全部达标。资金保障多元化保证了党群服务中心的建设质量,区财政按照实际支出资金50%予以补贴,为高标准完成建设提升改造打下良好基础。
织密网络 高水平管好“红色阵地”
“一张网”抓管理和服务,是西青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新招法。全区构建了一张以网格为战区、以网格长为主官、以党员为主体的基层治理“全科网格”,使党的管理向细枝末节延伸。
精武镇付村与中心城区仅“一环之隔”,与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毗邻而居。全村常住人口包含了在校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周边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面对庞大复杂的人群,付村党群服务中心整合党建工作、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市容环境等网格,结合全区40项党群服务工作,自选多个服务项目,将党务工作、民政残联、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文教卫体、信访、维稳、司法等部门整合,实现人、地、物、事、组织全覆盖治理。依托镇、村两级网格化治理指挥平台,以及随手拍APP等移动终端及时反馈待办理事项,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孙维君说,西青区将继续密织一张网,加强便民服务智能化建设,推动各单位梳理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事项,将事项办理信息终端延伸到街、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逐步扩大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范围,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方便群众、企业在家门口办事。
突出特色 高效用好“红色阵地”
在“标配”之外,西青区各党群服务中心从基层实际出发,规划设计一村(居)一品,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
中北镇王庄村党群服务中心着力打造“四个一”亮点工程,即布置一处“村民之家”,建立无缝隙、全覆盖的“社区服务体系+”;打造一处红色主题广场;建设一座“村史馆”;改造一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党的宣传不是挂在墙上,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刻进党员群众的心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凤来说。
在张家窝镇四季花城社区,每周都有花城故事会活动,志愿者绘声绘色地为孩子们朗读绘本;在中北镇假日润园社区,早教公益课堂让年轻的父母学到了实用的育儿知识;在西营门街王顶堤村,“昨日的记忆、今日的辉煌、明日的梦想”三大主题展馆让村民重温旧时记忆,展望美好未来……一个个独具特色的“红色阵地”,使有思想、有温度、有能力、有色彩的党建工作在党员群众心中烙得更深。
“党群服务中心使党组织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化依托,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吸引力。只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激活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才能让百姓真正得实惠,全面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西青区委书记李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