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优秀外来建设者:成为“天津人”工作更安心

20.04.2016  11:56

   天津北方网讯: 2014至2015年度天津滨海新区“优秀外来建设者”评选表彰活动日前结束,共有2249人获“优秀外来建设者”荣誉称号。自2010年起,新区组织评选6500余名“优秀外来建设者”,符合条件受表彰人员将给予落户及家属随迁奖励。专家指出,在积分落户途径之外,新区为外来建设者打开落户新区“绿色通道”,让蓝领人才没有后顾之忧,稳定了技能工人队伍。

   落户后,把天津当成“

  张先生今年43岁,已经在滨海新区一家管业公司工作了8年。在这里,他一直在为成为“天津人”而努力。“之前通过其他途径,办理天津市户口,但都没有达到相关条件。”张先生开诚布公地说,成为一名天津人是他的梦想,没想到,这个梦想以“优秀外来建设者”的方式实现了。

  张先生老家在宁夏农村,后进入宁夏当地一家大型公司工作。2008年,公司要在天津发展业务,在滨海新区创立分公司,他因业务能力强而被派到滨海新区工作。从那时起,他的孩子便交给了在老家的父母,开始了与家人两地分居的日子。张先生在滨海新区一直非常勤奋、努力,就是想通过双手创造属于全家的幸福,但他的心始终不踏实,城市里高涨的房价,工作中的种种艰辛,让他很难在异乡找到归属感。

  “那是2011年,当时单位找到我,说滨海新区有这么一项政策,我在公司符合政策条件,问我愿不愿意参加评选。我当时想这么好的事当然愿意了。”张先生说,经过滨海新区有关部门严格评选,他被评选为2010-2011年度滨海新区“优秀外来建设者”。随后,他办理了落户手续,孩子也随他一起落户在滨海新区。

  “我现在已在生态城买了房子,孩子在生态城滨海小外读初中二年级,而且还享受教育资源、社保统筹、民政救助等多项同城待遇。这是我这个年龄最关心的问题了。”张先生说。

  当被问及在单位的表现时,张先生却变得特别谦虚,他说,这一切都是滨海新区的政策好,再加上他所在的企业是重点项目,所以他才有机会参加评选。对于以后,张先生说:“新区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工作,踏实工作,为新区的重点项目工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拿到户口,工作更安心

  34岁的吉林人陈女士是赛瑞丹(天津)工业陶瓷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工。与张先生一样,如今不能再用“外来建设者”来称呼她了,她2010年被评为“优秀外来建设者”,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天津人”。

  “我的户口办理得相对比较顺利,2011年7月份我拿到了户口本,8月份拿到了新的身份证,至此,我成了一名有红印户口的天津人。”陈女士说。2006年,她从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在新区找到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顺利结婚生子。获得表彰时,她的宝宝刚满3岁。“如果没有天津市户口,孩子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就要回到原籍参加高考,这将给我们一家人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现在,孩子的户口跟我来到了天津,就能顺理成章地在天津上学,这是我觉得最欣慰的。”陈女士说,现在,她的儿子已经在滨海核心区一所非常好的学校上学。

  一直以来,陈女士都说她是享受着滨海新区的好政策成长起来的,从踏上滨海新区这片土地开始,她在求学期间享受到了助学贷款,工作后又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天津市户口。面对这些“收获”,不善言谈的陈女士说:“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能力,我觉得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一定要认真,这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作为一个人就需要这份认真的干劲儿。

   名企:评优是人才发展导向

  三星电机是三星集团旗下尖端电子零部件的生产厂家, 1994年在天津的第一家工厂落成,现如今,已在天津拥有三座工厂,员工约1.3万余名,是滨海新区最大的制造业企业之一。自2010年滨海新区开展“优秀外来建设者”评选之后,每年都有大批员工入选。仅今年,就有150多人获评。

  “三星人踏实肯干、认真严谨,而‘优秀外来建设者’的落户政策,对我们制造企业而言,发挥着技能工人队伍稳定器的作用。”三星电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外来建设者评优冀鲁晋居前三

  据了解,开展评选“优秀外来建设者”活动,是新区区委、区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深入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举措,于2010年开始实施。截至目前,该活动共表彰6500多名外来建设者。

  其中,除北京、上海、西藏外,分别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人数排在前三位的省份依次为河北、山东、山西。

  “十二五”期间,新区进入全面开发开放阶段,经济社会将实现飞越式发展。随着企业和职工高度集聚,新区现在已有用人单位(不含个体工商户)约近5万户、从业人员超过150万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约60万人,劳动关系工作成为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滨海新区对‘优秀外来建设者’最突出的奖励政策就是解决在津落户问题,这也是聚集五湖四海技能工人的有效办法。”滨海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按照规定,获得滨海新区“优秀外来建设者”荣誉称号人员,除获颁荣誉证书和奖章外,还将获得户口准迁证奖励;已落户新区的“优秀外来建设者”,滨海新区将在每年新增保障性住房中安排出一定比例,用于“优秀外来建设者”购买或租赁。同时,在家属随迁、子女就学入伍、社保统筹、民政救助等方面,给予同城待遇。

   获评者落户几率高具三大特点

  滨海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滨海新区“优秀外来建设者”评选与天津积分落户政策相比,具有三大特点。

  该负责人解释说,一是年龄方面。天津市居住证积分落户政策规定的申请人年龄加分上限为45周岁,此次新区评选实施方案调整后年龄放宽到50周岁。

  二是家属随迁方面。天津市居住证积分落户政策规定,职工本人申请落户获得落户资格后,不能同时随迁家属,配偶、子女只能按照天津市家属投靠落户政策办理,而新区“优秀外来建设者”落户政策规定在办理本人落户的同时,可以随迁配偶和子女。

  三是参评人员落户几率高。天津市居住证积分落户政策面向全市各类企业外来务工人员,面广人多,而“优秀外来建设者”落户政策只面向在外来投资企业工作,获得滨海新区“优秀外来建设者”荣誉称号的人员,相对范围较小,落户几率较高。

   动向:政策调整兼顾更多优秀者

  “这样的落户政策是好,但还是离自己还是有点远。”采访中,一些外来务工者向记者袒露了心声。

  对此,滨海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表示,为鼓励广大优秀外来务工人员积极参与新区开发建设,新区将评选名额由1500名增加到3000名以内。

  同时对员工和企业均放宽了参评条件。其中,参评员工需户籍在外省市,年龄在50周岁以下,初中(含)以上学历(不含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在滨海新区企业一线工作,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天津市社会保险一年以上,对照《滨海新区优秀外来建设者评分表》得分60分以上人员,按照分配名额,从高到低依次排序,择优推荐。

  此外,拿什么保证推选表彰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滨海新区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首先不再片面强调学历,关键看工作能力和现实表现;其次,过程公正,媒体上公布政策,然后由企业推荐,自下而上评选,公开透明,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专家观点

  让外来建设者才智随产业“升级

  滨海新区“优秀外来建设者”评选更注重大专学历以下,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企业骨干员工。并通过允许落户、随迁家属,解决孩子入学同城待遇等难题,对他们进行奖励和肯定,避免企业培养的人才“流失”掉。

  “评选优秀外来建设者活动,在全国是独创。它不仅是奖励政策,也是激励政策,奖励有技能的工人留在滨海新区更好地工作,同时鼓励蓝领人才尽早来滨海新区工作。”天津财经大学教授张盘铭说。一方面可以破解企业“招工难、留人难、管理难”难题,使区内外来建设者安心工作,同时也使发展成果广泛惠及外来建设者。由此,也给滨海新区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人才力量。

  如何平衡技能人才供给的天秤?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立群认为,让外来建设者的才智跟着产业“升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滨海新区产业在提升,要求建设者的素质能力和技能要大幅度提升。”周立群表示,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调研团队曾对滨海新区120家企业作了细致的用工调研,如今,25-35岁的蓝领工人形成的“工业大军”成为用工主导。

  “外来建设者的素质、技能跟不上区域产业升级的步伐,这便造成了‘结构性用工荒’。”周立群说,南开大学与开发区开展“优秀外来建设者圆梦工程”,通过以网络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开展大专学历以上教育。还将通过建设学生实践基地,实施优秀在校生实习计划、优秀人才推荐就业项目,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推动各类人才到新区发展。同时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待遇同城化,真正做到留得住人、拴得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