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加快人才建设 五大人才工程“引才”近90万

12.01.2016  17:54

   天津北方网讯: 滨海新区快速发展的动力哪里来?滨海新区人有个共识:“归根结底要靠人才!”为了适应新区发展的需要,2010年11月,滨海新区启动实施五大人才工程,全面加快新区人才高地建设。目前,新区各类人才总量达89.7万,其中入选国家和天津市“千人计划”160人,在新区工作的“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606人,留学归国人员7100多人,特聘外国专家23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的各类人才1.7万多人,人才密度居全国前列。

  “十二五”期间,新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以五项重大人才工程为抓手,制定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建立了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和创业支持体系,积极推动人才体制机制创新,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设五大人才工程

  2010年,新区提出全力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明确在五项重大人才工程的框架下,具体推进15项重点人才计划,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高层次人才评价与流动、创新创业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人才工作体系和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近50项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滨海新区重大人才工程主要瞄准新区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包括科技人才领航工程、海外人才灯塔工程、企业人才旗舰工程、技能人才蓝海工程和服务人才港湾工程。新区设立“滨海新区重大人才工程专项资金”,新区财政每年投入资金不少于1亿元,并在收入分配、住房、社会保障、人才评优等方面给以政策倾斜和奖励。

  五年来,五大人才工程共为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工程引进培养各类领军人才600多名,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8000多名,高层次从业人员5.5万多人。

   拓宽引才渠道

  “滨海新区是干大事的地方!”凯莱英医药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洪浩2012年在滨海新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他曾对记者说,“这里为我们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拓宽引才渠道,加快引进优秀人才智力,滨海新区有独家秘籍。据新区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新区坚持依托重点产业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五年来建立人才预警机制,定期发布人才需求目录,采取多种方法吸引人才来新区创业发展,截至目前,引进科技领军人才200多名,吸引人才团队130多个。实施整建制引才制度,大大放宽准入门槛,引进单位调入人员只要有70%以上符合引进人才条件,其余人员不受学历、职称、年龄等条件限制一并调入。五年来,先后为中直直升机、中科院工业生物研究所等企事业单位引进人才1.8万人。依托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等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北大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功能,先后引进创新型人才300多名。畅通多样化引才渠道,举办重点高校校园招聘会130多场、建立大学生见习基地和技能人才培养基地180多家,五年来引进各层次优秀人才19万人。

   培养“急需紧缺”人才

  新区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的重要性,5年来始终坚持持续培养人才。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每年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各选拔100名优秀人才参加高端培训,着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方式,新区积极引导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建立移动信息服务等一系列产学研联盟,构建人才培养链、供应链。同时,新区还多渠道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深入实施企业人才旗舰工程,五年来共举办320多个专题培训班、470多场专题讲座,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10.6万人次。此外,新区建立电子信息等8家大型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五年来“订单式”培养技能型人才10万多人。

  目前,以搭建人才发展平台为己任的天津未来科技城建设迅速,目前已吸引中国航天科技、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70多个研发机构,汇聚各类科技研发人员2300多名。在新区像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达465家,博士后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150个。如今“双创特区”建设顺利,探索“孵化器+转化平台+产业化基地”建设模式成效初现,全区已建成各类孵育载体77个,孵化总面积46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100多家。

   聚才更要聚心

  安居才能乐业。五年来,新区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成各类人才公寓307万平方米,解决了30万外来人才的居住问题。完善奖励性落户机制,累计为3460多名引进人才及其配偶子女办理了本市常住落户。同时,还建立多个人才市场和综合性人才网站,认定42家人才资源服务机构和供给基地,基本形成了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多层次、专业化的人才资源服务体系。此外,新区还不断加大人才工作投入力度,每年安排专项人才经费,五年共审核资助重点项目82个。而为了保障五项重大人才工程实施,新区人才投入逐年加大,自建区以来,全区人才投入累计超过28.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