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坚守岗位的“8090后”

14.02.2016  11:27

天津广播电视台、北方网新春走基层活动

   天津北方网讯: 80后”的冯书同与“90后”的赵紫龙都是在本市空港经济区打工的外地人。今年春节他们因工作都没能回家过年,虽然心里都有些难受,但为了实现自己在新一年里的发展目标,为了新春的心愿,两人都无怨无悔。

  大年除夕的中午,34岁的冯书同用手机拨通了河南南阳桐柏县老家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妈妈熟悉的乡音。今年除夕,老家只有二老和冯书同6岁的女儿一起过年守岁。

  说着话,冯书同的热泪一下子湿润了双眼,有些自责。嘱咐着已到古稀之年的父母不要干重活,让他们别省吃俭用。要撂电话了,还有说不完的话,母亲询问着她最关心的事。

  2011年,当女儿只有一岁的时候,妻子和冯书同因为经济原因离婚了。质朴老实的冯书同没有怀恨妻子,反而责怪是自己没能给她创造富裕的生活条件。2013年,冯书同再次北上打工,来到天津,在天津空港经济区汇源印刷公司当上一名生产线上的工人。

  今年春节前,冯书同也在盘算着要不要回千里之外的老家过年,但想想工厂只放假三天,如果请假,再加上路费、礼物、压岁钱等等几乎得花去一个月的工资,最终还是咬咬牙选择留在了天津过年。

  冯书同:“感觉到回一趟家花销太大了吧,现在买房是最大的一件事,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我一个月挣3000多,几乎我能存3000元吧,在我们那边有14、15万,就能买不错的房子了,想赚够买房的钱吧。

  今年春节,同样不能回家过年的还有陕西榆林“90后”小伙儿赵紫龙,他在空港经济区的神州租车客服总部当自驾团队最年轻的领班。和近百位留守在天津的同事小伙伴一样,用热情和专业知识广大为出门在外的车主服务着。

  1995年出生的赵紫龙就是一个充满青春朝气的大男孩,说起春节不能回家的孤单难受劲儿,他很幽默。

  赵紫龙:“可能会多吃点饭吧,我是一个标准的吃货,我觉得吃东西就可以解决一切事。今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给我妈打电话,我说,妈!新年快乐,过年好!我说你给我发个红包吧。

  刚刚过去的农历羊年对于赵紫龙来说,是“幸运+幸福”的一年,他步入社会进入的第一个城市——天津成为他的人生福地。

  赵紫龙:“2015年是我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吧,是我第一份职业的一个升华吧。后来我认识了我对象,我俩是6月1日开始处对象的。

  猴年新春假期每天加班12个小时,平均接听100通以上电话的赵紫龙并不在意辛苦,因为有了新春心愿的他,知道自己的每一步都是在为自己和家人努力!

  赵紫龙:“我的目标就是和我女朋友有一个自己的房子,在天津这边有一个家,这个目标比较大,但我会努力的!

  今年春节期间,天津保税区空港经济区上百家企业的3万名外来务工人员中有1300多名要坚守岗位不能回家过年团聚。有了他们的付出与坚守,保证了我们城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节日生活的平安顺畅!(经济广播记者刘长虹)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