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旅游一体化效应初显 四大民俗活动引爆西青“五一”假期

05.05.2015  12:07

      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气温凉爽,较适宜踏青休闲与外出旅游,西青各景区(点)呈现出游客盈门的火爆场面。小长假三天,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5.6万人,同比增长8.9%,实现综合收入3750.4万元,同比增长7.3%。旅游接待指标实现稳步增长。

    一、宣传积极有效

    一是继续借助市旅游局在本市报纸、电视和电台的宣传平台,并利用我区自己的西青之窗、西青报、西青旅游网、西青旅游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平台,提前发布五一活动相关信息,吸引客源市场关注。同时,区旅游局和各景区(点)也在假日期间加大媒体报道密度,推升公众关注度,进一步带动了本市和周边自助自驾游市场。二是借重京津冀地缘优势,前期特意针对五一期间旅游活动赴北京进行了专项宣传推介,预热了客源市场。三是恰逢海河游船杨柳青线开通,通过及时发布、转发乘船购票等信息吸引了大批游客。

    二、活动突出特色

    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各景区纷纷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与往年不同的是,多家景区的活动内容都主打民俗牌,让海内外游客来到西青享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一是由区政府与社会山会议度假酒店群联袂呈现的“社会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社会山会议度假酒店群拉开序幕。非遗节整合了国内外涵盖产品、美食、技艺等多项内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葛沽长乐老高跷、随驾狮子会等几近失传的中国传统绝活,轮番震撼呈现,令游客大呼过瘾,大饱眼福。现场直径2米的“大山釜”,让游客体会到了“同釜同食”的古趣,四格中同时承载的各类美食,让品尝的游客吃得酣畅淋漓。而由天津电视台拍摄的500集史诗纪录片《拾遗笔记》也在文化节上以影像展的形式和大家见面,对于阖家出游的旅游者来说,满足老人的文化追溯,满足孩子的文化启蒙,都是很好的旅游回忆。此外,还能够在近在咫尺的中国首个北宋风格嘉佑温泉尽情享受地下温泉的休闲放松。

    二是在民俗大院区除了石家大院传统的堂会,还有首届如意大街庙会的民俗表演、十二生肖灯会、台湾小吃节、津门书画家小品精品展、奇石展、淘宝节等丰富精彩的活动。短短三天已吸引游客十几万人次。伴随着特色表演,令人垂涎欲滴的小吃饮品、绚丽的彩灯、精美的文玩古董和奇石精品让市民朋友们应接不暇,流连忘返。古老的大院、悠久的年画、多彩的民俗、文玩荟萃的老街再配上不时票飘来的堂会雅韵,让古镇分外迷人。

    三是杨柳青庄园推出的民间艺人汇演活动,每天上午游客朋友可以在庄园欣赏到具有杨柳青特色的大头娃娃舞、高跷、秧歌等民俗表演,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游客可以与手工艺人面对面亲身进行互动体验。拉洋片、毛猴儿制作、蛋雕、鱼骨画、糖人、瓷雕、陶艺等20余组民间非遗传承人让游客朋友们尽享民俗魅力。此外,庄园内的文忠巷小吃街也投入使用,多个地区的小吃等待游客前来品尝,民俗体验馆也将引入杨柳青年画、风筝、灯笼等民俗产品的制作,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制作工艺、感受民俗之美。

    四是天津热带植物观光园第七届曹庄花卉生态旅游节中的系列活动“蓝孔雀.傣族文化节”。竹林深处,孔雀舞、凤尾竹等傣族特色舞蹈形式,展示着傣族姑娘婀娜多姿、柔情似水的婉约;葫芦丝、象脚鼓、铓锣,傣族姑娘小伙合着鼓点,闻歌起舞,邀游客体验地道的傣族民风民俗;节日期间不仅有傣族姑娘淋洒圣水,更有迎圣水仪式、泼水狂欢,傣族“赶摆”仪式、竹竿阵等趣味活动。在冰雕乐园的四季冰雕展中,最新推出了凶猛的猛犸象、恐龙,可爱的阿狸,还有小朋友们最喜爱的冰滑梯、企鹅一齐亮相,江南园林,徽派建筑,京杭运河奇观也被冰雕大师们巧夺天工般的搬到了冰雕乐园内。

    三、秩序井然有序

    节前向社会公布假日旅游咨询投诉电话,下发专项通知要求景区(点)加强设施安全排查、安全应急演练、假日值班、人员行为规范和服务培训,在重点景区、重点旅游点位和涉旅场所安全大检查中对发现隐患责成整治。节日期间,还组织人员到景区巡查,安排专人接受游客咨询投诉。五一期间,全区旅游接待有条不紊,旅游市场井然有序,服务质量稳步提升,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没有发生一起旅游安全事故和旅游投诉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