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要做到五个坚持
当下,旅游发展如火如荼。在政府层面,国家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在社会层面,许多大企业、大财团转投旅游业,大量民资涌入旅游业;在民众层面,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发展热潮中,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五个坚持。
一、坚持“五大理念”引领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理念”是“十三五”期间乃至今后更长时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统领、总要求、总思路,更是我国旅游发展的总统领、总要求、总思路。
“创新发展”是旅游发展的基本动力。我国旅游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积累了不少问题。体制老化、机制老化,体制机制适应不了产业发展的需要;法律滞后,旅游法规的制定跟不上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标准滞后,旅游标准的制定跟不上旅游产品发展的需要;产品丰富度不够,旅游产品的发展跟不上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这些积累的问题,都必须通过改革创新加以解决。
“协调发展”是旅游发展的基本特性。通观我国的产业门类,没有哪一类型比旅游产业更需要协调发展。旅游产业既不能脱离其它产业而单独存在和发展,也不能只依赖于某一产业而单线存在与发展,而是综合地、广泛地利用各个产业所掌握的资源和发展基础广纳博收,发展自己。旅游业以其它产业为基础,反过来又拉动其它产业发展,其它产业发展得越好,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越好,旅游业发展得越好,也会拉动其它产业更好发展。旅游业同其它产业的协调发展,就像一部机器上的润滑油,协调越好,运转就越好。
“绿色发展”是旅游发展的基本路径。“绿色”是旅游业的基本属性,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旅游起源于名山大川,青山绿水,一开始就与绿色结缘,可以说没有“绿色”就没有旅游业。旅游业以美好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为依托,以为人们提供美丽、愉悦、舒适、快乐为目的,走的一直是生态、环保、低碳的路子,这也是旅游业日益发展的根本原因。旅游业对环境影响小,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强,已成为公认的绿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发展、融合发展的重要选择。
“开放发展”是旅游发展的基本属性。旅游业先天就是一个开放的产业。它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做出了不小贡献,同时也成为我国最早开放的产业之一。旅游是最没有地理界线的产业。一条大河不可能因管辖范围不同而断流,一座名山不可能以地域界限不同而断脉。这一特性决定了旅游开发和发展,不应受行政区域界限的限制。开放是旅游发展的生命线。
“共享发展”是旅游发展的根本宗旨。没有哪个行业像旅游业这样,让人们的参与度这么高,享受面这样广,不但是牵涉的行业多,从业人员多,范围广,更主要的是享受的对象多,范围广。“享”分“享用”和“享受”,参与了只是“享用”了,旅游发展的目的不能只满足于让人们“享用”,而要想法让人们得到“享受”,这才是旅游发展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今社会,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旅游产业不但要让人们过上“有旅游”的生活,而且要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旅游生活”。我们必须提供更美好的旅游产品,更美好的旅游服务。
二、坚持实事求是
现在“一窝蜂”搞旅游,造成了旅游发展的乱象,违背了因地制宜的原则,旅游发展必须回归实事求是。一是发不发展旅游要实事求是。发展旅游产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一要有资源作基础,其二要有相应的交通条件,其三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其四要有相应的发展机遇,不具有这些条件,就不该硬上,或是不应急着上。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发展旅游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这就必须全面衡量、比较,充分论证当地的各种条件,看到底适合发展什么产业。如有的地方发展工业比较有条件,就不应该丢掉工业去硬性发展旅游业。二是把旅游业放在什么样的位置要实事求是。现在不少地方不管条件和基础,也不看前景和结果,动辄把旅游业定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其结果是开场热热闹闹,收场冷冷清清,非但没有得到想要的效果,而且糟蹋了资源,破坏了生态,浪费了钱财,还延误了经济的发展。三是发展方向要定位准确。做什么样的旅游产品,发展什么样的旅游类型,不能随大流,不能盲目跟风。如,一说度假市场有发展前景,就丢掉观光市场,盲目建度假区。其实旅游这个行业任何时候都离不开观光,这是旅游的文化属性决定的。旅游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玩文化”,就是让人们好玩,玩好。从目前到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观光都会占据旅游的大部分市场份额。正确的做法是根据本地的资源情况,合理确定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把自己的特色产品做出来,做到极致。在这个基础上兼顾其它,使产品配套,融合发展,彰显特色。只有这样的旅游才具有生命力。四是发展目标要实事求是。旅游产业本身就是长效产业,周期长,回报慢,它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因此,不能动辄就提世界知名、全国著名,一个地方的发展要有远大目标,但不能高不可攀,而应该是“跳起来能摘到的桃子”。
三、坚持有序发展
什么叫“序”,序是顺序、秩序、规矩、规律的总称,是规范人们言行的重要准则。遵循了这个“序”,做事就顺当,发展就顺畅。违反了这个“序”,做事不顺,事业受损。一是要坚持规划有序。现在有的地方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没有通盘考虑,没有整体规划,更谈不上请专业队伍做专门规划,以行政手段代替专家论证,以长官意志代替集体决策,凭领导个人的感觉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这样的发展势必难以奏效,更难以持久。要请专家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的调查,对市场进行细致的分析,对思路进行精心的梳理,对项目做出科学的安排。在此基础上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样的发展才是有效的发展。二是坚持开发有序。一个地方的旅游,先发展什么,后发展什么?走什么样的路径?也要通盘考虑,统筹安排。要根据资源情况而定,把最适合开发的资源优先开发。有些资源不可复制、不可再生,要充分论证,保护优先,有效利用。要根据市场的需要,预测未来的需求进行开发,与市场的发展相向而行。要根据当地的条件而定,发展旅游离不开一些基本条件,如交通条件、经济条件、环境条件等。影响旅游发展的有两大因素,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内部因素就是这些基本条件,所以应先把交通发展好,提高可进入性,把环境营造好,形成吸引力。
四、坚持质量意识
旅游发展不但要有数量,有规模,有速度,更重要的是要有质量。但是,一些地方片面地认为,有资源就能发展旅游,有资金就能开发旅游,加上不正确的政绩观念,急于求成的心理状态,好大喜功的工作作风,造成旅游发展中求数量不求质量,求规模不求质量,求进度不求质量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资源利用差,资金效益差,产品精度差,发展质量差,严重影响了旅游业应有的“美感”。这种现象必须改变,旅游发展必须走质量建设之路。要提高资源利用的质量。旅游资源范畴虽然广泛,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的资源不可复制,应该珍惜,不能滥用。要提高旅游投资的质量。现在国家和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旅游业,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说到底都是纳税人的钱,因此要十分珍惜。政府资金要更多地起到引导、引领、示范作用,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银行资金投入旅游业。要提高旅游招商引资的质量。对旅游招商引资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充分考察对方的实力诚意,考察其对发展旅游的理念思路,并有相应的制约措施,把旅游发展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注重旅游产品的质量。旅游产品的建设一定要求质量、出精品。一是要有风格,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在于它的差异性,因此,建旅游产品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身的特色和风格。二是要有文化,充分地反映本地文化,充分地做出特色文化。三是要有质地,设计、用材、做工要讲究质量。四是要有品位,旅游产品就像一道美味佳肴,不但要有看相,而且要有“品相”,要越“品”越有味,看了还想看。
五、坚持科学管理
管理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可偏偏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用三个字概括:“散”,表现为资源分散管理,标准分散管理,景区分散管理,资金分散管理等等。“抢”,表现为抢资源,抢资金,抢管理。“推”,现在掌握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管理旅游产业的部门很多,但出了问题都往外推。这些现象不改变,旅游产业就很难健康发展。要坚持顶层设计的原则改革旅游的管理体制。管理不科学的问题主要出在管理体制的不科学,管理体制的不科学又主要是顶层设计没做好。为此,要从国家层面做起,设计出顺应旅游发展要求,符合旅游发展规律,提高旅游发展效率的旅游行政管理体制。要坚持规范统一的原则完善旅游的各类标准。按标准建设,按标准管理,按标准发展是中国旅游的一大特色,以前,全国在这一方面也一直做得很好。近些年涉足旅游业的部门越来越多,各个部门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制定产品标准,标准不统一、甚至无标准的问题开始显现。标准的不统一带来的是管理不适应、市场不适应、游客不适应。为此,统一标准的问题必须摆上议事日程。旅游标准包括旅游资源标准、旅游产品标准、旅游管理标准、游客行为标准等,这些标准不是绝对应由旅游部门一家制定,各个部门可以根据自身产业特性和发展要求制定标准体系,但牵涉到旅游,起码应该与旅游部门共同制订。旅游部门也要大胆介入,主动作为,勇于规范各个部门出台的旅游标准。这样一把尺子量到底,旅游发展才能更规范,更健康。要坚持科学高效的原则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旅游要健康发展,除了解决体制和标准问题外,机制也不容小视。现在各部门发展旅游,全民参与旅游,协调管理得好,大家同心,万众一心,就会形成旅游发展的合力;协调管理得不好,各人各心,各说各是,就会形成旅游发展的阻力。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首先要形成一个有权力、有权威的协调部门。因此,各级政府应该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定为综合协调部门,代表政府协调、处理、管理区域內旅游发展的各项事务。旅游资源掌握在各个部门手里,旅游部门可以不求所有,但应求所用。对各个部门发展旅游的积极性应该保护,但旅游部门有权对各个部门的旅游发展实施规划管理、计划管理、标准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各个部门发展旅游的相关规划、计划须报旅游部门审核或进行统一安排。旅游部门可以代表政府对各个部门所从事的旅游产业下达任务,进行检查指导,奖励表彰。这样形散神不散,旅游管理就能逐步走上科学有序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