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不回家 他们有理由
27.02.2015 10:18
本文来源: 总工会
春节长假期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坚守在一线岗位上:电力调空中心、铁路乘务组、天津站枢纽……春节不回家,他们给出了自己的理由:“为了大家的平安、为了更多的团圆、更为了发自心底的那份快乐!”从除夕到初六,让我们走近春节“坚守一族”。
供电职工:为保万家灯火
“喂,王师傅您好,我是调控中心小蔚,我们发现东郊站主变温度有点高,请您尽快去现场看一下。”除夕当晚,东丽供电分公司调度控制中心的蔚鑫栋还在工作岗位上忙碌着。“今年的除夕又得在岗位上过啦。”小蔚说。他已经连续7年没在家过除夕了。
“调控中心是维护电网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工作主要是负责110KV和35KV变电站的正常运行。”提起自己的本职工作,小蔚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他的工作台上摆着几只憨态可掬的小羊布偶,地上有张床垫,“我们这工作是三班倒,夜里有时候能躺着稍微眯一会儿。”小蔚说。在问及是什么让他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时,这个小伙子腼腆地笑了:“这份工作,有它的特殊性。想要做好这份工作,最重要的就得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东丽供电分公司的服务范围主要为东丽区,另包括河东区和滨海新区的部分区域共计478平方公里,为36万户居民和25万户企业提供服务。在供电保障方面,除夕当晚,有130余名职工始终坚守在保电一线,39辆抢修车辆分别驻扎各保电区域随时待命。从初一至初六,分公司依据区域内不同的活动场所以及历年来的供电特点,分时段、有重点的统筹调剂保电力量,确保及时处置各类突发抢修事件。
铁路职工:为保旅客平安
每逢春节,万家团圆,铁路人却依然忙碌,为的就是保证乘客安全及时返乡。在天津动车运用所,就有这么一群铁路人,他们承担着津秦高铁、京沪高铁等线路动车组乘务运用和检修任务,为列车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90后小伙栗时翔是众多铁路职工中的一员,从天津电子信息学院毕业后,他选择了铁路工作,今年是他作为“铁路人”迎来的第一个春运。在学生时代,他以乘客身份往返于天津和家乡之间,对于自己乘坐的车辆是如何保证行程的,他从没想过。如今,他作为“春运整修组”的一员,要负责动车组上部配电柜的清洁,座椅、电茶炉、灯带、锁具、卫生间、车厢内饰等车上服务设施的检修整备工作。整个小组平均每个工作日要完成16节车厢45个配电柜的清洁,更换车厢灯带80余根,处理电茶炉故障10余处,处理座椅大小故障200余项,如果遇到任务增加,他们的检修项点还要加倍。这让他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铁路人”背后的辛苦。栗时翔说,往年的春运他都要背上背包回家,和父母团聚过年,但今年他要坚守岗位,因为春运期间的整修任务很重,标准要求很高。他说,从他的这第一个春运开始,就要习惯没有家人团聚的春节了。
天津站枢纽职工:为保高效换乘
正月初二雨夹雪,却挡不住人们出行的热情。天津站交通枢纽内,露天位置铺着防滑毯垫,大屏幕播放着欢快的节目,时而传来雪天出行温馨提示的广播信息,行色匆匆的旅客络绎不绝。
刚送走节前客流高峰,又赶上雾霾雨雪的春节。为此,天津站枢纽运营公司职工绷紧“安全服务弦”。好在春运前,公司就牵头与铁路、地铁等汇集枢纽的相关单位建立了联动机制,为了乘客出行安全,一闻讯变天,他们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记者看到在主要出入口、电扶梯等关键点位,增设了多个客服流动服务岗。面对旅客,职工和青年志愿者笑脸相迎,开口就送上“新年好”的温馨祝福。记者还发现,在客流集中的位置,加设了醒目的公交咨询牌、综合资讯牌,破损的导向标识也更换了;客服中心内,精心设置了轮椅、盲杖、行李车等,供特殊人群使用;枢纽电梯的运行时间也与地铁轻轨同步、适时延长,并由专人监护安全。
医护人员:为保患者平安
除夕夜,当零点钟声敲响后,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的白衣天使们依然忙碌,他们迎接着一个又一个新生命的降临。
凌晨1点28分,随着分娩室传来的一声响亮的啼哭,本市首个“羊宝宝”顺利降生,宝宝体重3540克,比预产期提前9天出生,母子平安。医院里护士们身影忙碌,为婴儿沐浴穿衣,指导产妇如何进行母乳喂养、详细耐心地讲解产后饮食运动注意事项。新生儿父亲吴先生激动地说:“宝宝作为天津新生儿的‘领头羊’,我们全家都非常高兴,真心感谢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他们辛苦了!”
本文来源: 总工会
27.02.2015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