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贵20倍仍中标”是定价权垄断之弊

28.04.2015  16:53

      单独定价药品在新一轮药品招标中,又摊上事了。有媒体曝光常用药克拉霉素改变剂型,由普通胶囊改成软胶囊就摇身一变成独家品种,享受单独定价后身价比普通胶囊高出22倍。还有业内人士反映,部分原研药专利已到期却仍能享受单独定价,价格比同类药品高出20倍也能轻松中标。为此,广东一药企还将国家发改委告上法庭。
      此次涉事药企起诉发改委,起于有药企把药品以换剂型方式“骗专利”。在此过程中,国家发改委作为最高的价格管理机构,对于因药价政策方面的漏洞导致的问题,即便不负有具体行政行为过错责任,也有义务及时填补缺漏。 郑山海(《新京报》4月22日)
      点评:原研药往往需要耗费巨资研发,出于保护知识产权,单独定价并无不妥。但“普通胶囊改成软胶囊”对于我们外行来说无非是“把包子改成烧麦”的转变,这样的“专利”为什么能获得超高的定价?究竟是“符合政策”还是“利用漏洞”?药价政策关乎千百万患者权益,有关部门必须做出更多积极公开的回应。
      告赢省政府,花炮企业想要公正还须继续发力
      烟花爆竹企业的安全问题向来是个麻烦事,2013年安徽省提出关停全省所有的烟花爆竹企业。此举引发企业不满,20多家规模较大的花炮企业联合起来向法院起诉。日前,合肥中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确认省政府作出的要求烟花爆竹企业整体退出的行为违法,并要求省政府于判决生效后60日内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司法机关用行动向外界传达这样一个信号:权力违法现象必须得到纠正,政府如果存在违法行为,也要受到法律的处理。这对利益受损的企业是一种安慰,而站在政府的角度看,也要反思行政权力的使用问题。 《南方都市报》4月25日社论
      点评:这一判例是对“建设法治中国”和“有权不可任性”的典型诠释。希望各级政府部门能够以此为鉴,坚持依法行政,规范和约束政府行为,不要再做“拍脑袋”的轻率决策。权力的任性而为,有时即使出于好心,往往也会办坏事。
      让“有毒”果蔬不再威胁“舌尖安全”
      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三审稿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动剧毒、高毒农药替代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加快淘汰剧毒、高毒农药。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
      让农药残留超标的果蔬远离我们的餐桌,单纯指责菜农的“无德”、基层监管部门的缺位和无为是毫无用处的。民意的诉求、法律的规定,都不允许有毒食品继续肆虐,不断戕害公众身体健康。若让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恐怕还得多管齐下,在综合治理上下功夫。惠铭生(《北京青年报》4月21日)
      点评:剧毒、高毒农药屡禁不止,一个关键原因是目前很难找到高效低毒、价格低廉的替代品。对于收入微薄的农民来说,成本是他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所以,除了加强监管,尽快研发替代品并出台相关补贴政策,让农民尝到淘汰“毒农药”的甜头才是政策落实的关键。
      14年没考到驾照是坚守良知
      王女士2001年3月在一家驾校报名,并很快通过科目一考试,但科目二怎么也过不了,就这样一直考了14年,依然没有过关。21日,驾校的张校长请王女士吃了一顿饭,为她不再学车送行。
      社会上,会有多少和王女士一样的人,本来也应该“学车14年拿不到驾照”,却早就在路上狂奔了?驾校校长的一句话让我感动:放弃学车我请你吃饭,如果你拿到了驾照,我感觉对不起社会。假如,所有的学员,所有的驾校都能有这种良知,我们的道路安全问题还会是悲伤的眼泪吗? 郭元鹏(《北京晨报》4月23日)
      点评:连考14年驾照,也许对有些人来说,也许“想想办法”早就可以通过了。通过这漫长的14年,我们看到了王女士内心良知的坚守,看到了驾校强大的社会责任意识,都值得点赞。
      本组点评 杨振宇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