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耕人工智能“国家试验田” 产业创新“双链融合”赋能智能制造

16.12.2019  08:32

  随着以智能技术为引领的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兴起,近年来,天津把智能科技产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深度融合,全面布局智能科技产业,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在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展厅,展示着其最新研发的FT-2000+芯片。“这款芯片在单核计算能力、访存带宽等指标上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主要应用于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目前基于飞腾产品的整机系统已经在云计算平台、企业服务器等多个领域推广应用。”  市场拓展部副总监柯冠岩告诉记者。

  与飞腾毗邻的是天津麒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银河麒麟服务器操作系统目前已在政务、电力、航天、金融、电信等多个行业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该公司副总裁姚翎介绍,“目前天津麒麟已完成与华为、联想、曙光、浪潮等整机厂商的系统适配等,在X86硬件平台上可实现国产化替代,并在国产飞腾硬件平台应用上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技术领先。

  飞腾和麒麟是天津以智能科技驱动产业向高端迈进的缩影。

  人脸识别、水下智能机器人、视觉防火系统、无人机、新能源智能乘用车、全景多目智能摄像机、量子通信……近年来,天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网络安全、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出一批优秀创新型企业,研发成果不断涌现。

  为了打造有利于研发公关、产业培育和产品应用“三位一体”发展的大智能创新体系,推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天津市科技局对外发布了《天津市人工智能“七链”精准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0)》。

  “七条产业链的末端都是有形的,对应的是智能制造,通过科技创新助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天津市科技局局长戴永康说,针对产业链内部缺乏衔接、主要节点规模偏小、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原始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不足,天津将实施“有机串链”“扶优育强”“补短拉长”“平台搭建”“引智引企”“产业聚集”等六项工程,推动七条产业链形成有机链条,促进产业聚集发展,构造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体系。

  截至目前,天津初步形成了自主可控信息、智能安防、大数据、先进通信、智能网联车、工业机器人和智能终端等七条产业链,共聚集近300家高新技术企业。智能科技产业,正在成为引领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在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中,深之蓝公司自主研发并生产的河豚缆控水下机器人,确定了落水公交车的位置,协助了后续搜救打捞工作。这个如同小精灵般的水下机器人,突破了多项高难度技术瓶颈,向世界展示了天津智能制造的能力。

  深之蓝深耕水下智能领域,重点攻克核心技术难关,在核心部件和水下技术上已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我们自主研发生产的水下推进器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正是靠着一次次核心技术的突破,让我们的产品不断完善,更适应客户的需求,也让中国的水下机器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深之蓝公司的创始人兼总经理魏建仓非常自豪。

  下好先手棋,方能打好主动仗。

  日前,天津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成为科技部发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后,第一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

  试验区的获批,意味着天津在依托人工智能新技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成果初显,同时也标志着天津在人工智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抢得先机。

  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推动制造企业智能化和人工智能集群发展是我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主要任务和特色。依托丰富的算力资源、完备的自主可控产业链以及工业产业数据和场景优势,天津将在智能制造标准、服务标准、自主可控技术集成等方面开展试验示范,通过“人工智能+制造业、服务业”,赋能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高技术服务业新增长点。

  深耕新一代人工智能“国家试验田”,天津将持续发力。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天津将形成一批应用解决方案,为全国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示范带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及全国人工智能发展,力争成为人工智能应用创新的先锋城市。

创新引领,高科技赋能新经济
  政策做“减法”   ▼“四个一”服务模式人民政府
2019·年终经济聚焦(2) 动能转换,新引擎跑出加速度
  对天津市金色巨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磊来说,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