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专家共谋“智能地下空间”献策“一带一路”建设

07.12.2017  03:41
  当前,地下空间蓬勃发展,如何用智能技术来推动地下空间和城市的健康发展?11月24日至25日,由同济大学与法国里尔大学共同主办的“首届国际智能地下空间大会”在上海举行。来自海内外300余名代表与会,以“智能地下空间”为主题,围绕地下空间安全与挑战、智能科技新进展、国内外大型工程应用及技术反馈等议题,分享和学习来自全球大城市政府机构、地下空间建设和运营企业、网络和智能技术提供商、创新性实验室的经验和成果。  
  会上,来自国内外这一领域的资深专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1位专家,分别介绍了大巴黎工程、迪拜地下空间开发、伦敦城市地下空间更新、上海硬X射线隧道工程、上海深坑酒店、城市地下空间智能建造、深水长大隧道、地铁智能运维管理等国内外智能地下空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大家就如何拓展地下空间及实现地下空间的智能化和永续性展开了热烈交流。会议代表还参观了在建中的上海北横通道隧道工程。
  专家们表示,地下空间承载着地下公用设施、交通基础设施以及服务和工业设施,在城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智能技术如BIM技术、分布式光纤、人工智能、自动掘进盾构TBM等,能够有效推动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数字技术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可以有效推动“智能城市”的发展,预计全球整个智能城市的市场需求能超过3.4万亿美元。“智能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地下空间的开发,包括解决城市的拥挤问题、交通问题,都要利用地下空间。未来要考虑地上与地下的协调综合发展。
  据了解,“智能地下空间”其主体内容包括:智能规划与设计、智能装备与施工、智能设施与防灾、智能运维与管理,以及基于智能土木的地下空间规划与开发、运行城市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等。
  本次会议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会议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委员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土工程信息技术与应用分会、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运营与维护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公路学会隧道与地下空间专业委员会、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共同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