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珍贵的礼物叫“陪伴”

29.09.2015  17:17

      中秋佳节刚过去。根据我国民俗,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在这样的日子给父母送一份礼物表表孝心,按理说是好事。然而,武汉市的黄大爷却因为收到女儿的中秋礼物而生了一肚子气。
      据《武汉晚报》报道,家住洪山区的黄大爷中秋节前收到女儿从汉口快递来的一盒月饼,他当即给女儿打电话:“不就隔一条江么,懒到要别人代劳?中秋节不回来就算了,寄什么月饼,我和你妈又不缺一盒月饼。”
      每到节假日,尤其是传统节日,年轻人能不能,或者说有没有条件回家陪伴父母,一直是公众热议的话题。黄大爷的遭遇,可以说是这个话题的延续。有媒体针对这件事做了一次小规模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80后”、“90后”对黄大爷女儿之举表示赞同,认为“既表达了心意,也节约了时间”。而且,工作忙、应酬多、难得休息要去游玩放松……这些老生常谈的理由再次出现在我们眼前。
      在这里,我们不妨看看最近的另一条新闻。据新华网报道,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东北部的官岭村,在册569人,由于青壮年大多外出,常住人口不足百人,绝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由于中秋假期短、路途远,团圆成了奢望,老人怕影响孩子在外工作,不愿提及中秋团圆之事。团圆和乡愁,成了留下的和走出去的人们共同的痛。
      “不愿提及团圆”,这句话刺痛着每个人的心灵,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奈和伤感?看到这样的消息,那些“工作忙、应酬多”的理由是否过于苍白了?那些身在同城,又难得回到父母身边的年轻人,是否对于身边的幸福太过挥霍了?固然,我们是忙碌的;固然,我们是辛苦的——但这一切都不应该是阻碍“亲自上门为父母送月饼”的理由。没有感情的寄托,相信再美味的月饼吃在老人口中,也味同嚼蜡。
      记得有这样一个帖子在网上引起广泛的共鸣:假设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除掉应酬朋友、睡觉,你有多少时间真正和爸妈在一起?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就算爸妈能活到85岁,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爸妈相处多久?对于这道“残忍”的数学题,有的人惊讶于自己刚刚30多岁,成年后与父母实际相处的日子仅仅只有几个月;更多的人则在计算中途就泪流满面、“缴械投降”……当与父母相处的日子以“天”为单位计算时,又有谁会有勇气面对?
      对于父母,最珍贵的礼物叫“陪伴”——它看似简单,但如果我们不牢牢抓紧把它赶快送给父母,它就会不经意间从我们的指缝中流逝。
      好在“十一”长假马上就要到了,中秋节没有回家的年轻人,别忘了为父母补上迟到的“中秋礼物”。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