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份我国商务运行情况

22.12.2015  12:04
   一、市场运行情况和特点
  今年以来,国内消费市场运行保持基本平稳,近期延续稳中有升态势。从月度看,增速已连续4个月回升。11月份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较10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0%。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当月销售额增长4.7%,较10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从累计看,1-11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6%,增速较前三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10.7%左右。11月份消费市场主要特点:
  一是新兴业态高速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1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6%,较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11月份,商务部重点监测企业网络零售同比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6个百分点,购物中心销售额增速比超市、百货店和专业店分别高出2.9、7.0和9.7个百分点。
  二是汽车市场快速回暖。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刺激政策作用显现,汽车销售市场连续两月大幅增长。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11月汽车销售量同比增长20%,其中1.6L及以下乘用车销售同比增长29%,增长势头明显。限额以上单位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9%,较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1.9和7个百分点。
  三是居住类消费继续回升。房地产销售趋好和家居家装更新换代带动相关消费增长。1-11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7.4%和15.6%,增速比1-10月分别提高0.2和0.7个百分点。11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建材、家具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8%、16.9%和14.5%,比上年同期分别加快6.7、1.4和1.7个百分点。
  四是服务消费持续加速。餐饮市场保持较快增长。11月份全国餐饮收入增长11.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7个百分点。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市场热度不减。当月限额以上单位文化办公用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2.2%,较上年同期加快13个百分点。1-11月,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近400亿元,同比增长近50%。
  五是消费价格小幅上涨。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5%,涨幅较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大0.2和0.1个百分点。商务部监测显示,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同比上升1.5%。其中,猪肉、蔬菜、牛奶同比分别上涨11.9%、6.9%和2.8%;羊肉、鸡蛋、水果同比分别下降13.4%、9.1%和5.5%。
   二、关于对外贸易情况
  据海关统计,2015年1-11月,我国进出口35655.3亿美元,同比下降8.5%,其中出口20523.2亿美元,同比下降3%,进口15132.1亿美元,同比下降15.1%。11月当月,我国进出口3403.9亿美元,下降7.6%,其中出口1972.4美元,下降6.8%,进口1431.4亿美元,下降8.7%。
  1-11月外贸运行主要呈以下特点:
  一是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保持增长,占比提升。1-11月,一般贸易出口10999亿美元,增长1.1%,占外贸出口53.6%,比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7201亿美元,下降9.7%,占外贸出口35.1%,比去年同期下降2.6个百分点。
  二是从主要产品看,机电产品出口保持增长,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1-11月,机电产品出口11815亿美元,同比增长0.2%,占外贸出口57.6%,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手机、船舶、灯具等出口分别增长11.7%、12.6%、14.9%。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4267.6亿美元,同比下降3.3%,其中纺织品、服装、鞋分别下降2.6%、7.7%和5.4%。
  三是从经营主体看,民营企业出口保持增长。1-11月,民营企业出口9216亿美元,同比增长1.2%,占外贸出口44.9%,比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出口9112亿美元,同比下降6.2%,国有企业出口2195亿美元,同比下降5.7%。
  四是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国内需求走弱等因素影响,进口仍在低位运行。1-11月,我国原油、铁矿石、塑料、大豆、成品油、天然气、纸浆、谷物、铜精矿等11类大宗商品进口量增价跌,合计减少付汇1820多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15万亿元),大幅降低了国内企业生产成本,改善了效益。
  五是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外贸出口情况仍好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根据WTO月度统计测算,1-9月全球货物贸易出口额下降11.1%,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印度、南非、巴西出口分别下降6.2%、12.8%、9.2%、6.6%、16.6%、7.9%、16.8%。我国际市场份额由2014年底的12.4%提升至13%左右。继续保持全球第一贸易大国地位。 
   三、关于吸收外资情况
  2015年1-11月,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3648家,同比增长11%;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043.3亿元人民币(折1140.4亿美元),同比增长7.9%。11月当月,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26家,同比增长27.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49亿元人民币(折103.6亿美元),同比增长1.9%。1-11月全国吸收外资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从行业分布看,外商投资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1-11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695.8亿美元,同比增长18.8%,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61%。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72.3亿美元,同比增长51.7%,其中,数字内容及相关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增幅较大,同比分别增长85.9%、55.1%和29.7%。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358.4亿美元,同比下降0.2%,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31.4%。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85.4亿美元,同比增长11.7%,占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的23.8%。其中,生物药品制造、通信设备制造、电子元件制造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366.3%、142.6%和18.6%。
  二是从投资来源看,主要国家/地区对华投资总体保持稳定。来自东盟、欧盟、香港、澳门地区投资分别增长13.1%、6.9%、11.1%、55%;来自日本、美国和台湾地区投资分别下降25.3%、2.2%和18.2%。
  11月当月,东盟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97家,同比增长3.2%,实际投入外资金额6.5亿美元,同比增长40.6%。欧盟28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46家,同比增长10.6%,实际投入外资金额4.7亿美元,同比下降40%。
  三是从区域分布看,东部地区引资保持良好势头。随着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的不断深化,1-11月,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4.2亿美元,同比增长10%。长江经济带区域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811家,同比增长7.7%,占全国新设企业总数的45.7%。
  四是从外资方式看,利用外资方式不断创新,外资并购交易活跃。1-11月,以并购方式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5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68.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1%和181%。实际使用外资中并购所占比重由上年同期的5.6%上升到14.7%。 (2015-12-17 10:46:08)
   四、关于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情况
  对外直接投资。今年1-11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3个国家/地区的598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对外投资6461.6亿元人民币 (折合1041.3亿美元),同比增长16%。截至11月底,我国累计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3万亿元人民币(折合8491.2亿美元)。11月当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89.2亿美元,同比增长12.6%。
  1-11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上亿美元的国家/地区有51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11个,分别为中国香港、开曼群岛、美国、新加坡、英属维尔京群岛、荷兰、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老挝、印度尼西亚和巴西。
  1-11月,我国内地对中国香港、东盟、欧盟、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和日本七个主要经济体的投资达761.9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73.2%。对东盟和美国投资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了109.9%和55%;对香港和日本的投资分别增长12.8%和11.1%;对欧盟、俄罗斯、澳大利亚的投资则分别下降40.5%、15.2%和10.1%。
  对外承包工程。1-11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8074.3亿元人民币(折合1301.2亿美元),同比增长7.3%,新签合同额10116.5亿元人民币(折合1630.3亿美元),同比增长1.3%。其中,11月当月完成营业额152.8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当月新签合同额141.1亿美元,同比下降59.7%。
  1-11月,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90个,(较上年同期增加40个),合计1345.4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2.5%。其中上亿美元项目342个(较上年增加40个)。11月当月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63个(较上年同期减少3个),合计109.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2.3亿美元),占当月新签合同总额的77.5%;其中上亿美元的项目35个,同比增加1个。
  截至11月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累计签订合同额16622.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1661亿美元。
  对外劳务合作。1-11月,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7.6万人,较去年同期减少2.2万人,同比下降4.4%。11月当月,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8万人,较去年同期减少0.2万人。11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103.8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3.3万人。截至11月底,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累计派出各类人员796万人。 (2015-12-17 10:46:47)
   五、关于服务贸易情况
  1-10月,我国服务进出口额5442.2亿美元,同比增长14.2%。其中,服务出口1877.2亿美元,同比增长8.5%。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202.8亿美元,同比增长18.6%。广告服务、文化和娱乐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分别增长20.7%、51.6%、74.9%。同期,服务进口356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旅行、建筑服务进口同比分别增长62.8%、116.3%。1-10月,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对外贸易总额(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之和)的比重为14.4%,较上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
  1-11月,我国企业签订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112.3亿美元,执行金额803.2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2.1%和16.5%。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738.2亿美元,执行金额532.5 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2.8%和14.1%。特点如下:
  一是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总体保持较快增长。1-11月,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411.1亿美元,执行金额331.4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55.7%和62.2%,同比分别增长13.7%和14.5%。其中,湖北、湖南和四川把握服务外包产业向中西部省份转移的有利机遇,吸引企业在当地落户,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分别同比增长50.7%、48.8%和24.3%,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中国香港作为离岸发包市场的地位提高。1-11月,我国企业承接美国、中国香港、欧盟和日本的服务外包执行额分别为126.4、78.8、77.8和47.6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6%、23.4%、16.3%和-5.1%,合计占我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的62.1%。中国香港首次超过欧盟成为我国第二大离岸发包市场,凸显其在我国企业开拓服务外包国际市场的重要性。
  三是新签大额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数量显著增多。11月当月,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03.4亿美元,同比增长55.2%。其中,新签离岸外包合同金额1亿美元以上有10项,1000万美元以上有9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