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广播网3月28日刊发消息:本市创新实力不断提升,科学技术奖励“含金量”越来越高
2016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8日举行,本市共有189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23项,涵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今年本市获奖项目“含金量”非常高,很多项目已经应用在前沿领域,更好的满足百姓需求的同时,也带动企业快速发展。
按照国家奖励办“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严格程序”的要求,2016年度本市适当减少了一等奖总数,但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的一等奖仍占总数的30.4%,体现出本市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获得技术发明一等奖的“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系统机器关键技术”,将脑机交互技术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临床,已完成3000多例临床测试,这项前沿技术还被用于航天、智能家居等领域。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明东介绍:“通过脑机交互也第一次提出了训练型的脑机交互技术,用到了我们的康复临床当中,我们最长的病例11年中4次中风。航天领域的话,去年的9月份和10月份发射的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当中,跟航天中心一起合作,完成了世界第一个在轨的脑机交互,完全对他的空间适应性进行了测试。把人工神经控制功能放到智能家居,和海尔中央空调用到中国的第一款叫做智能眼,自动扫描空间生物体的信息,人分布在哪儿,自动送风。”
在2016年度获奖项目中,45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在获奖总人数中占49.7%,较去年又提高了1.7%,将为今后的持续创新积蓄强大能量。此次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另一个项目“胰腺癌精准诊疗体系建立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是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完成的,据了解该院2008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针对胰腺癌的专门科室,针对我国患病率不断攀升的“癌中之王”胰腺癌开展临床和攻关。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郝继辉说,从科室创立之初的5名大夫发展到如今的13名,团队平均年龄始终不到40岁。
郝继辉:“有一种突破精神的年轻人敢于打破传统的优势。基础研究从08年到现在,拿到国家级课题20个。发表的文章近五年发表了40多篇,都是国际的,肿瘤领域比较顶级的。每年接诊的胰腺接近千人。我们的技术方法、沿革体系也得到了全国推广。”
产学研深度融合也让高校和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力被不断激发,2016年度获奖项目中科技型企业的比例显著提升。其中,124项由企业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或产学研结合完成,占总数的65.6%。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智能变电站的理论、方法与工程应用”将互联网、云计算、自动控制等技术融入电网管理,解决了新能源对电网可靠性、稳定造成的冲击,已在全国建成121个智能变电站,直接经济效益达34亿元。参与者天津理工大学周雪松教授说:“我们主要做理论研究、测试仿真、物理实验三大块儿,他们做实际应用,工程建设,后续的维护,技术升级我们是一块儿来做的。从现在来看非常符合我们国家经济转型发展需要,他们动力很足。海天量子10年前一年的产值才100万,去年都50多亿了,增长了五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