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融资租赁全国居明显优势地位

01.03.2017  17:35
  本市融资租赁企业数量和业务规模呈现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全国居于明显的优势地位。截至2016年底,总部设在本市的各类融资租赁公司已达1193家,其中金融租赁企业9家,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30家,在2016年全国新增的15家内资试点企业中,就有12家落户本市,增幅达66.6%;外商投资融资租赁企业达到1154家,较上年度增加519家,增幅达81.7%。注册资金达到501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底增加2336亿元,增幅达87.06%,其中金融租赁365亿元,增加74亿元,增幅为25.4%;内资租赁419亿元,增加234亿元,增幅为123.8%;外资租赁4235亿元,增加2028亿元,增幅为91.9%。总资产近10000亿元人民币,占全国总规模的近三成。与此同时,本市还完成了包括大飞机、公务机、训练机、直升机等1144架各类机型及90台发动机、103艘国际航运船舶、10座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租赁业务。飞机、船舶、海工设备租赁资产累计超过600亿美元,税收贡献超过100亿元。仅东疆保税区2016年度新增飞机214架、国际航运船舶23艘、海上钻井平台2架、飞机发动机77台,租赁资产累计增加132.6亿美元。
  据介绍,本市融资租赁业创新发展主要呈现以下亮点:
  一是政策环境显著优化。根据《国务院关于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通知》(国发〔2014〕65号)和《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融资租赁行业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通知》(商办流通函〔2015〕575号)的精神,市商务委与市市场监管委联合下发了《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管委关于融资租赁企业兼营商业保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津商务流通[2016]21号),明确了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申请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无需行业准入,由市场监管部门直接办理企业经营范围增项;外商投资融资租赁企业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商业保理业务,按现行规定办理审批(备案)手续;兼营的商业保理业务应与主营业务有关,在开展商业保理业务时,参照商业保理行业管理相关规定执行等内容。该文件的下发,解决了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保理业务在全市范围内申请增项的问题,进一步扩大了融资租赁企业的业务范围。
  二是审批效率明显提高。近年来,由于行业发展迅速,企业数量大增,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确认工作量也相应增大。2016年4月份,天津自贸试验区被国家商务部与税务总局确认为内资融资租赁审批下放试点地区。根据通知要求,市商务委会同市国税局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研究商定试点企业确认工作流程,并按照申报条件,从企业(股东)行业背景、经营范围、高管团队、资金实力、注册资金实缴和纳税情况等方面严格审核。7月14日、11月8日分两批12家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得到确认,并享受与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确认的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同等待遇。由此为吸引了一大批实力较强的国内大型企业来津,本市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迅速增至30家,居全国首位,企业聚集度和行业发展潜力明显提升。
  三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芯鑫融资租赁(天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芯鑫租赁”)与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电科技”),在东疆完成了首笔无形资产租赁业务,资产价值3.8亿元人民币,标志着天津融资租赁业创新发展再次取得新突破。本笔创新业务的租赁标的物为长电科技自主发明专利和新型实用专利的组合,中国进出口银行天津分行发挥国家政策性银行优势,创新了依据资产实际应用进行资产价值评估的机制,实现风险控制与授信审批同步并行、高效协作,为该项目提供融资支持。由此破解了无形资产融资难、金融支持缺失等阻滞企业科技创新的难题,推动拥有大量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成为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东疆国税局针对新型租赁标的物,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强化服务意识,勇于创新思维,认真研究政策,在涉税处理上支持此类业务享受相关政策,为项目落地提供了重要保障。该创新案例的完成,填补了天津融资租赁创新示范区在无形资产租赁上的空白,成为科技产业和金融产业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
  四是企业实力迅速壮大。去年底,天津融资租赁企业资产上千亿的企业数量迅速增多,天津渤海租赁按照既定的增资计划,完成工商变更,注册资本达到221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内资本金最大的租赁公司。渤海租赁成立于2007年,是经国家商务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审核确认的第5批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近年来,渤海租赁借助天津市鼓励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政策优势,配合国家的“走出去”战略,积极探索租赁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了企业规模及业务量的快速增长。截至2016年上半年,该公司总资产1778.76亿元,实现净利润12.84亿元,分别较2015年同期增长了97.27%和50.86%。渤海租赁不仅具备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中外合资租赁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租赁全牌照优势,能通过多平台运作,具备强大的资金和资产配置整合等资本运作能力,同时积极配合国家“走出去”战略,整合境内外专业化租赁业务资源,综合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通过租赁资产交易、兼并收购等手段,实现海外租赁业务的迅速扩张,兼备海外并购能力。2012年天津渤海租赁曾斥资24亿元人民币完成对香港航空租赁的收购,正式进军全球飞机租赁市场;2013年斥资81亿元人民币收购全球排名第6的集装箱租赁公司SEACO,进入全球集装箱租赁市场;2015年公司更是斥资6.5亿美元,完成对全球排名第8的集装箱租赁公司CRONOS的收购;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两家公司集装箱规模合计406万吨CEU(箱体价值),占全球市场份额16.63%,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集装箱租赁公司。2016年1月,天津渤海租赁再度斥资26.5亿美元完成了对全球第11大飞机租赁公司AVOLON的收购。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AVOLON包括自有、代管和承诺订单飞机在内的机队总数已达到443架。正是通过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天津渤海租赁确立了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为积极推动融资租赁业的快速发展,本市各部门及重点区域大胆探索尝试,创新业务模式,拓展业务领域,优化政策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开展了多项创新工作:
  一是制定推动本市融资租赁业发展行动方案。由市商务委牵头制定的该方案从支持融资租赁企业做大做强,加强建设国家级融资租赁创新示范区,完善配套服务机构和搭建服务平台等四个方面制定了15条具体落实措施,目前该方案已报有关部门,拟于今年正式实行。
  二是组织内资融资租赁试点确认工作。继2016年7月份以来,由市商务委会同市国税局完成了三批16家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确认。至此,我市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达到34家,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当前,仍有5家企业正在进行资料申核,预计将于3月份完成试点资质确认。
  三是推动本市装备制造业改造升级工作。市商务委会同市工信委、科委、金融局、财政局、银监局、中小企业局、海洋局等部门共同支持企业通过融资租赁促进装备改造升级工作,第一批项目的资金拨付工作已完成,共涉及28个项目,总投资13.6亿元,设备融资租赁额4.9亿元,安排资金3239.13万元。第二批申报项目目前正在审核过程中。
  四是积极开展行业交流活动,提高天津租赁的国际影响力。2016年下半年,第五届中国航空金融发展(东疆)国际论坛、第三届2016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等国际会议,以及全国融资租赁业年会相继在津门举办。会议期间,全球租赁业界知名人士,跨国企业老总和全国各省市政府部门负责人纷纷参会。这些国际重量级会议的举办,大大提高了天津在全国租赁界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