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思妙手 李月钻研葫芦烙画创作20余载
02.03.2016 15:35
本文来源: 北方网
天津北方网讯: 家住河北区王串场街华屏里小区的李月今年47岁,潜心钻研葫芦烙画艺术20余载。从1992年与一件葫芦烙画艺术品的不期而遇,到亲自尝试创作,再到如今练就一手精湛的技艺,倾注了她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她的作品屡次在各大民间艺术博览会上斩获奖项,创作风格独树一帜。
走进李月的家,记者立刻被一间展室吸引,里面琳琅满目地陈列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葫芦烙画作品,它们全部出自李月之手。出生于传统艺术之家的她,自幼学习国画,后在天津美院研习深造,奠定了扎实的绘画基础。最初从事幼教工作的她,闲暇时喜欢逛过去“一宫”附近的花鸟鱼市,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一枚精致的虫具是由小巧的葫芦制成的,上面布满古朴典雅的烙画图案,颇具观赏价值。正是这次“邂逅”,使她与葫芦烙画结下不解之缘。
最初涉足这门技艺,李月只能靠自己摸索。她先用电工焊接常用的烙铁,在三合板上尝试。手法熟练后,才开始在葫芦上创作。烙画主要靠温度的高低和用笔的力度来呈现黑、棕、黄、褐、白几种颜色,通过颜色的对比来勾勒物象,体现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要做好烙画,一要掌控好温度,二要把握好力度和速度,非常考验创作者的功底和耐性。一旦出了差错,整件作品便很难有返工的机会。选材上也需独具慧眼,在头脑中初步构思好每个葫芦要绘制的图案,根据不同的葫芦器形加以创作,这样才能使图案与葫芦的形状完美融合,浑然天成。
历经多年的潜心钻研,李月的技艺已然纯熟,烙绘的人物形神兼备,山水浓淡相宜,花草鸟兽千姿百态。她说,自己十分享受这种全神贯注的创作过程,也希望将这项民间艺术发展传承下去。
本文来源: 北方网
02.03.2016 15:35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