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林:读书读出精彩人生 王家卫都向他请教
天津北方网讯: 近日,汉沽图书馆“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相继开展,荣获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的李瑞林相继走进汉沽街、寨上街、茶淀街的多个社区,驻汉沽部队及学校,介绍自己的读书经,倡导全民阅读。
李瑞林,新区茶淀街宜春里社区居民,现为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政协口述(文)史研究会会员、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员、地方民俗文化编写签约人、天津市形意拳研究会成员等,积极做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事,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了《形意拳侠》(四种版本)、《豪英侠士驿津门》《汉沽乡土轶闻》(两种版本)三本书,在数十种报刊杂志发表文章400多篇。完成这一切的李瑞林,其实连初中文凭都没拿到。
1把读书当成修炼人生
“先祖告诉我们,书籍是积累文化,是传播各种知识和思想的重要工具。读书能让我们开拓视野,祛除思想意识的陈旧、阴霾的观念,释怀郁闷的心情,提高客观看待事物的能力,修德向善,提高道德品行。过有质的生活,人生不再功利。”李瑞林说,自己把读书当成必不可少的人生大事,当成修炼人生的途径。
李瑞林介绍说,在他小时候,父亲是个业务员,全国各地都去,经常在火车上买报纸,每个城市的新闻都有,自己就跟着断断续续地读。受家庭环境影响,自己的爱好也是读书,有时候帮着母亲买东西剩下的零钱就用来买书。
初中二年级,李瑞林当了“知识青年”,彻底告别课堂。“再想进课堂听老师授课成为了奢望,只好坚持业余读书,虽然不系统,但也充盈了自己的知识”。李瑞林介绍说,自己家以及亲戚家都有很多书,每次串门都带书回来。“我从小就爱读书,给他们留下一种印象,他们有什么书都给我留着,甚至他们自己都舍不得看先让我读。我总是跟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在一起,受得熏陶深。”
哪怕是应邀到台湾交流武术文化,十天时间里,他花了三个半天和晚上坐在台北重庆南路的一家书店里饱览、阅读书籍。一趟台湾行,没有为妻子购买丝毫,只带了一捆书带回来。
2搜集整理变成“武侠”专家
摆摊卖文房四宝时,李瑞林摊位前总是聚集了许多老人谈天说地。在这个过程中,他对老人们口中所说的旧闻轶事产生了兴趣。受家族习武的影响,他尤其留心形意拳历史和民国武林故事。然而,这些故事在不同的人口中却有着不同的版本。为了挖掘历史的真相,李瑞林四处寻访知情人,那时李瑞林已50多岁。
史上,芦台汉沽地区有名望的武师傅剑秋曾经叱咤大江南北13省,为形意拳技艺的传播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他是家乡人民的骄傲,应该得到宣传,但是人们又总是云里雾里地说不清楚。”为了获得真实、客观的史料,李瑞林独自到江苏、无锡等地采访。当地大规模的拆建,给采访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原住户大多搬迁离开了,不好找,我为了采访,多呆了四天。南方城市爱下雨,商店门口都有房檐挡雨。我没有住店的钱,夜间就睡在檐底下的台子上。有一次连续30多个小时,我都饿着肚子。可我把这些历史的东西都收集到手了,我觉得很值得。”
取得了第一手的资料,李瑞林大胆撰稿,在武林杂志发表文章200多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很多人通过杂志社与他联系,希望去采访。李瑞林就顺藤摸瓜地搜集、整理武林轶事。《搏击》杂志副主编、原《武魂》杂志副主编常学刚评价李瑞林说:“(他)有一种对中国文化的情结,对家乡的情结,我觉得就是李瑞林对他生长的这块地方感情太深了。他本人不练武术,可是他对武术的痴迷,是我没有想到的……”《形意拳侠》一经面世造成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很多老人都希望李瑞林下功夫把脉络整理清楚。李瑞林就把《形意拳侠》继续修订、增订,不断完善,先后共出版了4次。
2015年,王家卫导演为广大影迷奉上了《一代宗师》3D版本,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广大群众对咏春、八卦和形意拳等拳术的了解。为了能更加真实地反映民国时期习武之人的风貌,王家卫在筹备阶段多次请教了相关方面的专家,这其中就包括李瑞林。在与王家卫的交流中,李瑞林受到激励,又编撰出版了《豪英侠士驿津门——纪念天津“中华武士会”诞辰一百周年》专辑,并被王家卫引荐面向台湾图书市场。渐渐地,李瑞林喜爱形意拳历史研究和传统文化方面打响了名气,并且还前往我国香港、台湾等地进行访谈和交流。
3不计报酬还原历史真相
2015年6月18日,天津滨海电视台播出专题节目“滨海人·文侠李瑞林”。其实,李瑞林有侠气,不光是因为他对形意拳的发展历史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他身上那种不计报酬,一定要挖掘出事实真相的可贵精神,抗日杀奸团英烈李如鹏的事迹就是这么被李瑞林挖出来的。
2006年春,李瑞林和编写南开四十二英烈的南开中学校友会秘书长李溥先生沟通的时候,感觉到英烈李如鹏的有些事情和汉沽有关。“当时李如鹏的地址看不太清楚,好像写了个‘塞上’,汉沽有个‘寨上’,我就想会不会是我们这的”。李瑞林把这个事情承揽了过来,做了详细的了解。“我拜访了天津史学家,看南开中学档案,寻访了1976年因地震原因搬走的老营城居民,还有现在健在的抗日杀奸团的团友,和李如鹏一起执行抗日杀奸任务的人。经过调查了解,确实李如鹏虽然没有出生在汉沽,但是他的父亲是汉沽人,而且他的家眷也都在汉沽。1937年,日本侵华正是他高中毕业的时候,他没有参加维生工作,为了维护民族的尊严,参加了抗日杀奸团。为了驱赶帝国主义,他走在了抗击日寇的最前沿。遭逮捕之后,他也是誓死不说,保全了抗日杀奸团的组织,最后被日寇在海光寺残忍杀害。”
李瑞林的这段话不止一次地讲过,在学校,在社区,宣讲家乡英烈的抗日事迹,教育后人们要发奋,要自强,要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国梦。在李瑞林的努力下,李如鹏烈士以及后人找回了迟来的名誉。南开中学在抗日胜利69周年的活动仪式上又专门祭奠了李如鹏烈士。香港的凤凰卫视也专门做了节目,讲述当年包括李如鹏在内的诸位烈士们的光辉事迹。“李如鹏的亲侄子拿着汉沽文化馆编撰的《蓟运河》刊物,跪到北京万佛公墓李如鸾先生的坟前,把我撰写的《抗日亲兄弟肝胆献中华》文章读给在坟墓里的爸爸听,他说,‘爸爸,你瞑目吧。咱们家庭的沉冤已经昭雪’”。
“李瑞林没有学院学术的条条框框,所以就可以放开束缚去挖掘。他挖掘的很多东西,包括在历史上作出贡献、颇有名气、却不在案的老人,包括很多天津、汉沽的第一手史料。最近两年,南开大学、包括社科院一些专家学者对他的成果应该说越来越重视。”高级编辑、今晚报社副刊部负责人王振良的认可让李瑞林觉得自己肩负的社会使命更加沉重了。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的读书人、撰稿人,李瑞林得到汉沽图书馆的支持,走进社区、走进学校演讲。今年,他又接受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汉沽烈士陵园的邀请,走进部队、学校、社区,做爱国主义教育义务宣讲员。“我们这个民族不是说让人们记住民族仇恨,而是要教育我们的后人。要警惕,要发奋,要自强,要把这些历史作为警钟长鸣,长敲着,教育我们一定要为社会和国家的强大多做工作。”李瑞林说。
4记录家乡弘扬传统文化
“滨海汉沽,依河傍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提起生养自己的这方水土,李瑞林眼里都透着崇敬与感恩。这片土地上有集智慧、艺术为一体的古建筑、历史遗址,有先祖用血汗、智慧积淀出的人文历史、优秀的道德观念,这一切都让李瑞林爱得深沉。
在长期采风过程中,李瑞林又出版了反映汉沽本地风俗和历史的著作《汉沽乡土轶闻》,内容涉及十多大项,包括汉沽的形成、汉沽文化、盐渔之利,中国近代海洋化工,有为的汉沽儿女,汉沽的船舶、汉沽的农业、汉沽的武术文化等十几项。尤其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汉沽飞镲、评剧等项目的发掘让这些民族瑰宝得以弘扬。
2013年,李瑞林应邀参加了冯骥才主办的“当代社会中的传统生活”国际研讨会。在会上做了论文《汉沽飞镲的历史、传承与嬗变》发言,为抢救地方传统文化做出积极的努力。李瑞林全身心投入,作息没有规律,因此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记述充满生活情趣和泥土气息的家乡文化,慰藉为创造汉沽历史的先贤,挖掘人文历史,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我认为是人生的责任和不懈的追求。弥补被淡漠、遭湮沉的家乡历史,用文字记录下来,写成文章,辑编成集(书),留给子孙飨用。”李瑞林说,自己要给子孙后代留一个很完整的历史记录,把靠先祖们的血汗和智慧创造的历史和文化书写下来,让后人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