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以学术研讨的方式纪念杨志玖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杨志玖曾证明马可波罗到过中国
(记者 陆阳)10月10日,南开大学召开纪念杨志玖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暨隋唐宋元时期的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南开大学、中华书局、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元史研究会、《历史教学》社共同主办,首次发布了《杨志玖文集》。南开大学校长龚克、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出席会议,来自海内外的历史学者,杨志玖先生家属、学生代表参加研讨。
《杨志玖文集》收录了杨志玖在不同年代撰写的论著,包括《隋唐五代史纲要》(外三种:《隋唐史通俗讲话》《宋辽金西夏史讲义》《元史七讲》)《元代回族史稿》《马可波罗与中外关系》(含《马可波罗在中国》《马可波罗及中外关系文存》)《陋室存稿》上下两册。
会上,龚克指出,杨先生以26岁的青春年华到南开大学历史系任教,直到以88岁高龄辞世,除曾于1944-1946年被借调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两年多之外,在南开从事教学与研究达60个年头,他的主要学术活动和学术成就是与南开不可分的。感谢杨先生的学生们和中华书局编纂出版了《杨志玖文集》。通过阅读,能够深感于先生的“求真”之德与“诲人”之德。杨先生留给南开的不仅是他的著述,更是他的治学精神和为人风范。
顾青介绍,《杨志玖文集》一共五册,杨先生一生最主要的学术贡献都已经收录其中。他感谢南开大学的大力支持,感谢历史学院老师在文集整理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杨先生家人对文集出版的贡献。他说,在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出版他的文集,是对他最好的纪念。杨先生的经典著作代表着中国学术的高标、典范,希望这套文集能够帮助海内外学人全面了解杨先生的治史路径和风格特色。
中国唐史学会会长、武汉大学教授冻国栋,中国元史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陈高华,日本大阪国际大学教授松田孝一,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研究员洪金富,南开大学荣誉教授刘泽华,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张帆等致辞。杨志玖家属代表杨西云致答谢词。专家学者围绕杨志玖先生的治史与学术贡献、隋唐宋元研究、6-14世纪的中外关系等主题展开研讨。
杨志玖(1915-2002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人,回族。1934年同时考取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同年9月,入北京大学史学系。卢沟桥事变后,随校南迁,在西南联合大学继续学习。1938年8月大学毕业,被推荐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作所外研究生。1939年9月,考取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研究生,师从姚从吾、向达教授研究蒙元史。1941年从研究所毕业,历任西南联大、南开大学教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借调),南开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杨志玖坚持“少而精”的著述原则,在蒙元史、隋唐史、回族史、中西交通史等诸多领域内学术贡献卓著,受到海内外学界的尊重和赞誉。
杨志玖先生是国际学界公认的马可波罗研究权威之一。1941年,他利用《永乐大典》中的一段公文,撰写了《关于马可波罗离华的一段汉文记载》,考证出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所述伴随蒙古公主自泉州离华返波斯是真实的,进而确定马可波罗到过中国。还订正马可波罗离华时间是在1291年初。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对马可波罗来华的真实性研究做出的重要建树。20世纪后期,杨志玖连续发表《马可波罗在中国的几个问题》《马可波罗足迹遍中国》等论文,与一些西方学者展开长达二十多年的“论战”,就马可波罗的语言文字能力、在华身份和相关汉籍史料等焦点,作了中肯而有说服力的辩驳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