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杨晓江:灾难之后 如何抚慰孩子的心灵
天津北方网讯: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已经过去一周,这样的一次大灾之后,需要应对的问题很多,这其中,不应忽略从事故灾难中走出的孩子们的心理状况。目前,各路心理专家已经开赴一线,他们将起到重要的心理帮助作用。对于那些从事故中走出的孩子们来说,虽然他们可能没有特别严重的身体伤害,但心灵的阴影也许更不能被忽略。那么,如何帮助孩子走出灾难的阴影呢?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儿童心理专家、《孩子,老爸陪你玩故事书》一书的作者杨晓江。杨晓江给出了以下建议:
避免让孩子继续接触灾难消息
从灾难中走出来的孩子直接经历了所有的可怕,记忆已经铭刻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他们不需要别人告诉他们灾难是怎么回事,每一次重提,只能是一次加剧惊恐的过程。因此,作为灾难中走出的孩子的家长,不要在孩子的面前谈论灾难的过程。同时,灾后提供相关服务的人员不要让紧张的情绪再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特别是当有一些不确定消息出现的时候,不要随便让孩子知道。
让孩子感受到更多温暖的陪伴
从灾难中走出的孩子最需要安全感,而安全感来自陪伴。遭受灾难的家长们,有千头万绪的事情需要去应对,但在所有要面对的重要事情中,应当把陪伴孩子列入其中。此时的家长可能无法全天候陪伴在孩子身边,但应该经常让孩子感觉到你在想着他,打个电话、发条短信,对孩子也是一种关注和安慰。每天晚上休息前,要尽量像正常生活中那样陪伴孩子。这样的时刻不要带入任何关于灾难的话题,最好是为孩子讲讲故事,说说有趣的事情,唱几句儿歌等等。
给予孩子更多精神的寄托
孩子的正常生活中,离不开游戏、玩具、童书、儿歌、零食等等。在灾难之后,让这些东西能够尽快回归他们的生活,对孩子将起到重要的慰藉作用。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外表柔软、质地毛绒、形象可爱的玩偶玩具,它们很容易成为孩子的朋友、倾诉的对象。孩子玩耍的时候也是最为真情流露的时刻,无论是家长还是提供服务的工作者,应该注意孩子在玩耍时候的状态细节,了解孩子真实的心态。童书在这样的时刻也是陪伴孩子的好伙伴,当孩子沉浸在美好的童书故事中的时候,他们紧张的精神可能就会得到缓解。这个时候的孩子可能不愿意过多地与他人交流,家长、服务工作者可以利用童书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但这个时候没有必要抱着让孩子坚强起来的目的,用那些灾难题材的童书去提示刚刚经历的的过往,孩子是很敏感的。
把孩子带回正常的生活节奏
这个时候的孩子的心灵需要呵护,但不是要把孩子隔离开来,这也不做那也不干。只要孩子没有什么身体上的创伤,家长就可以把生活中的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交给孩子来做,比如说带着孩子为周边的安置居民打打饭、清扫一下周边环境等。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情,将把孩子带回正常的生活节奏当中,无形中会放松孩子紧张的情绪,让他们渐渐淡化事故灾难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