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新技术“以虫治虫”
为完成农业部提出的2020年农药零增长目标,各地纷纷创新植保技术,近日,植保新技术“以虫治虫”在10多个省市推广应用。
“不用农药,甘蓝菜能长这么好?”4月初,在温州市鹿城区藤桥街道方荣村的一片春甘蓝试验田里,七八个农民正围在一起讨论,对蔬菜长势将信将疑。三、四月份正是春甘蓝生长的关键期,随着春季温度回升,蚜虫、菜粉蝶等害虫开始活跃,按照常规的农田管理方法,眼下正是往菜田喷洒农药的时节。但农技人员向来参观的农民打了保票,这里的菜地不用农药,害虫也繁殖不起来!
“关键靠它们。”农技专家指指菜叶上的一种黑色小虫说。别看这些虫子个头不足1厘米,来头可不小,它们是温州市农科院从浙江大学昆虫研究所请来的帮手——蚜茧蜂。蚜茧蜂通过寄生产卵就能杀灭蚜虫,使春甘蓝免受春季虫害侵扰。
“利用天敌昆虫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害虫控制方法。”浙江大学昆虫研究所陈学新教授说,他的研究团队20年来一直在发掘和利用蔬菜害虫的天敌,并取得了突破和创新。像春甘蓝原本一季要洒5到6次农药,但是依靠释放天敌昆虫,农药喷洒次数可以降低至1次,或者不洒。既节约了成本,又有效地降低了农药残留,保障了食品安全。
在刚刚结束的2015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陈学新团队凭借“蔬菜害虫天敌昆虫资源的发掘和利用”这一成果获得了一等奖。该研究成果已经在全国13个省市累计推广应用面积2888万亩,增收节支达69亿元。
“过度使用农药,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会把不少害虫天敌也杀死,而留存下来的耐药性害虫,就有更大的可能爆发成灾,以致形成恶性循环,”陈学新教授说,“通过投放和保护天敌,不仅能杀灭害虫,减少农药用量,还能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天敌昆虫发掘和利用的总体思路,是建立起一个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从而保护农作物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
在实际的田间运用过程中,有一种更为复杂的蔬菜害虫天敌协同促增技术体系。在温州的这片春甘蓝试验田里,天敌昆虫出动的是一支“多国部队”。除了有蚜茧蜂这样的寄生性昆虫外,还有直接以蚜虫为食的瓢虫和食蚜蝇。在这支“混搭”的天敌军团里,多种蚜虫的天敌形成协作互补,可以更好的把害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为了让天敌昆虫战斗更出色,农技人员给虫子营造了更适宜的生存和繁衍环境。农田周边生草和种植苜蓿等库源植物,可以供天敌植物在作战之余得以栖息。芝麻、矢车菊等蜜源植物,是蚜茧蜂、瓢虫和食蚜蝇等天敌的“爱巢”,在这里能繁衍出更多的小天敌投入到持续的战斗中去。而在蔬菜大棚中,农技人员则种植一些能吸引害虫的诱集植物,把害虫吸引聚集之后,释放天敌昆虫杀灭。
目前,“天敌兵团”成了一支规模化、成建制的集团军。赤眼蜂、瓢虫、草蛉、小花蝽、蚜小蜂等6类优势天敌昆虫,大规模人工繁殖技术已十分成熟。而浅黄恩蚜小蜂等天敌已经有了规模化的生产线,有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年生产能力达到100亿头。
植保新技术“以虫治虫”可以有效地减少农药使用,从而减少农药残留对环境的危害,促进农业更绿色的发展。
(文章来源:农药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