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武夷山志愿消防队——古民居下一片橘红色的风景
天津消防网讯 在福建南平市武夷山脚下,有这样一座明清徽派古民居建筑群落,它叫“下梅”。青山翠竹白瓦间,有那样一片橘红色的风景,他们老当益壮,穷且益坚,保护着这一方水土,他就是下梅村级志愿消防队。
南平武夷山下梅全村有70余处古民居、多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所处的位置、结构、内置设施等多因素的限制,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大,容易导致火灾发生。因此,下梅村两委特别注重火灾防控工作,早在消防部门部署前就已先行成立本村志愿消防队,目前这支队伍在政府和消防部门的器材支持及培训介入下,日渐成熟。
有设备、有制度、有技能
“他们不是正规消防队,灭火会不会不专业,容易出事故?”面对这样的质疑,志愿消防队队员的回答理直气壮:“我们是经过严格培训合格后上岗的,有设备、有制度、有技能!”“村里投入资金,全村共建18个消防栓,去年年底政府和乡镇还出资购买了一批消防水泵、水带、灭火器等设备,市消防大队也赠送了全套的防护服,目的就是使这支队伍更正规。”下梅村志愿消防队队长介绍说。除了设备专业,他们的队员也具备专业素质。队里多人曾当过兵,市消防大队还采取上门指导和定期开展灭火救援实战演练等形式,帮助志愿消防队的队员学习掌握灭火技能。
“现在这个队伍是我村消防安全防范主力军,在防火检查中,我们对本村基本情况底数清、情况明,检查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汇报,及时解决。今年上半年以来,我们在检查消防安全隐患中,查出消防安全隐患3处,现已全部进行整改,消除了火灾隐患,确保了一方平安。”志愿队队长说。
有责任、有本事、反应快
下梅村村委会大门旁和全村各片主要地段挂着消防宣传牌,上面写着村里志愿消防队的联系电话,并向每户家庭发放了志愿消防队联系卡。一旦发生火情,村民就会先拨打这个电话,通知志愿消防队来救火。“为什么不直接打‘119'报警?”“下梅村离市消防大队比较远,如果发生火灾,消防大队需要半个多小时才能赶到,所以村里组建了我们这支队伍。我们的人都在村里,只要几分钟就能赶到火灾现场,如果是小火就直接扑灭,是大火我们也能先期控制,不让它蔓延开,给正规消防队的扑救创造有利条件。” 志愿消防队队长说道。
2013年下半年,村里一古民居厨房位置发生火灾,旁边正好是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名志愿消防队员接到求助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迅速控制住了火势,保障了村民的生命安全,使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经过一次次的灭火抢险行动,村级志愿消防队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肯定与好评。
有义务、懂宣传、保平安
“除了救火,定期开展防火巡查也是我们的‘必修课'。为了进一步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我们一方面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进行消防宣传。另一方面,我们会经常主动自发组织入户宣传,特别对不熟悉普通话的老人,耐心用本地话进行讲解。边发放消防宣传资料边查找火灾隐患,提醒村民注意消防安全。”
“我们还定期组织队员到学校、企业这些地方去开展实地演练,在村委会播放消防宣传片,上门指导村民防火、灭火,目的是让每位村民提升消防安全意识,上紧消防安全这根弦。”村主任如是说。自从建立了消防志愿队,村民日常生活中都能注意防火,消防安全意识也比以前增强了许多,特别是演练活动,不仅提高了村民的应急逃生能力,也增强了村民对志愿消防队救灾能力的信任。近半年,全村逐步实现“零隐患”,村民们都表示安心了许多,希望他们这一明清徽派建筑群落能够保留永久。
拉得出、冲的上、打得赢
2014年,下梅村级志愿消防队作为武夷山市农村志愿消防队典型模范,队员最小年龄48岁,最年长者60岁,在年底南平市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业务技能比武竞赛中,团结协作,相互鼓励,充分展示了精湛的消防技能、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和顽强的战斗力,获得了利用泵浦吸水单干线出2支水枪操第二名的好成绩。
我们相信,在农村防火灭火的道路上,村级志愿消防队一定能够越走越远,橘红色的风景线也会越来越长,愿火灾不再有,防火驻心间!
责任编辑: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