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公墓播报:从事生态葬服务的24岁姑娘
2016年清明期间永安公墓举办5场全免费节地生态葬 点击浏览
天津北方网讯: 8岁时母亲病故,12岁时父亲去世,24岁的黑龙江姑娘夏新是名殡葬业从业者,清明节前夕的繁忙工作让她无法回乡为父母扫墓,只能遥寄思念。
夏新自2014年大学实习开始接触殡葬业,如今她已经是天津市永安公墓的业务骨干。记者在2016清明节祭扫高峰现场找到夏新时,她正跑前跑后接待前来祭拜亲人的市民,为他们指引线路、劝导文明祭扫。来津多年,她始终没有时间在清明期间回乡,在父母坟前叩一个头、培一抔土。但她觉得,亲情和孝道是可以穿越时空传递的。“心存感恩、不忘先人,爸爸妈妈一定能感受到我的孝心。看到我为工作而努力,他们也一定会感到欣慰。”夏新说。
中午时分,墓区祭扫的人流渐渐稀少。夏新吃过午饭稍作休息,便加入全免费生态环保葬仪仗的排练方阵。伴随着哀婉的音乐,夏新和她的同事们护送着践行生态环保安葬方式的“逝者骨灰”,在500多米长的甬道上,面朝10米高的人文纪念碑,把700多次正步走实、走稳,最终抵达1000平方米的生态环保葬区。这种新型的骨灰安葬仪式采用环保骨灰盒,埋至地下三到六个月便可完全降解,与大地融为一体。
夏新说,作为一名殡葬业从业者,她要用自己的方式向这些逝者致敬,“我们要精心策划好每一个环节,使仪式现场庄重、肃穆,让每一名逝者都能安然长眠,回归自然”。
“从事这样一份与死亡相关的工作,怕不怕?”面对记者的提问,夏新展现出东北人特有的爽朗,“每天都得和墓地、骨灰打交道,刚刚开始接触这份工作时,说不害怕是假的。但后来就想通了——这些逝者在世时和我们一样,付出自己的爱,收获着别人的爱;如今他们长眠在这里,虽说生命已至终点,但爱却仍在延续。想到这些,也就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