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扶贫攻坚“精准”与“普惠”同步

28.09.2016  15:36
      作为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县,沂南县在扶贫攻坚新“孟良崮战役”中,坚持“精准”与“普惠”同步,走出了一条“产业带动、金融支撑、精准施策、整体提升”的扶贫之路。

  产业带动:

  实现“产业到户”到“效益到户

  发展是脱贫攻坚最根本的途径,产业是脱贫攻坚最有力的“武器”。沂南立足产业基础、优势,确定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转移就业、光伏扶贫四大主攻方向,全力推进产业脱贫。

  沂南已培植健康蔬菜、环保养殖等6大现代农业主导产业。该县把贫困群众纳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分享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托管获“租金”,入股企业获“股金”,就地打工挣“薪金”,加入合作社分“现金”,拓宽了脱贫门路,有了稳定收益。为推进转移就业助脱贫,沂南在玩具、制鞋、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筛选156家企业,开展“百企精准扶贫联盟”脱贫攻坚行动,采取设立加工点等方式实施“扶贫车间”就近居家灵活就业模式,实现了部分贫困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在乡村旅游助脱贫上,沂南把乡村旅游作为“带一接二连三”的综合性脱贫富民产业,实施“景区+合作社+贫困户”等五种捆绑模式,让贫困群众获得自主经营等六个方面的收入。在光伏助脱贫上,作为全省第一批光伏扶贫试点,沂南县定向实行“村级分布式光伏电站+联村集体式大型电站”模式,受益贫困户家庭年均增收3000元左右,受益贫困村集体年均增收13万多元。

  金融支撑:

  实现“有钱创业”到“有业带动

  脱贫攻坚离不开资金投入。如何让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财政资金形成合力?

  作为“全国扶贫小额信贷示范县”,沂南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为贫困群众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量身定做”金融产品和服务。以贫困户诚信情况为主进行评级授信,县财政投入1000万元、上级扶持1490万元风险补偿金,引入省农业融资担保公司等提供担保,贷款额度放大15倍。该县在推出“富民农户贷”和“富民生产贷”两种信贷方式的基础上,为增强扶贫带动效应,又按照“普惠”原则,针对非建档立卡农户推出了“富民发展贷”;积极探索“三证”抵押模式,广泛吸引社会资本下乡助脱贫,引导企业家投资农村、投身农业、跨行做“农民”。

  精准施策:

  实现“定向发力”到“共同给力

  沂南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对已脱贫户、未脱贫户、兜底户,制定了一系列帮扶政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提高了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了一村多业、一户多策、一人多岗。该县把精准脱贫列入各级“一把手”工程,成立西部山丘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制定16个专项实施方案,开展“1+20”扶贫专项行动;选派全县各单位最得力的后备干部184名,带着“一个政策包和一个项目包”进驻到50个重点贫困村及需要帮扶巩固的42个刚刚脱贫的村。该县建立了集体资产收益管理机制,对各级财政投入设施农业等项目形成的集体资产,收益权归村集体,确保所有行政村年集体收入不低于10万元,解决村集体“有项目无资产、有资产无收益、有收益无平台”问题。积极推进电商扶贫,开展“百家电商帮村”行动,推动每家电商企业帮扶1-3个贫困村,重点帮销售、帮就业、帮创业;搭建爱心众筹公益平台,有效整合民政、团委等部门资源和力量, 通过信息化管理,汇集社会各方爱心力量,帮扶以贫困户为主体的困难群体。

  整体提升:

  实现“精准推动”到“普惠效应

  “扶贫+普惠”是新时期乡村治理的有效抓手。对脱贫攻坚,沂南有一个定位,不局限于让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推进结构性改革、实现县域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

  沂南县在抓实抓牢精准脱贫工作中,坚持整体提升,积极实践推行每个贫困村发展一个特色产业项目、建设一处扶贫就业点、建立一个光伏扶贫电站、推出一个公共服务项目包、设立一个孝心养老基金、成立一个扶贫理事会的“六个一”扶贫工程。目前,已实施了8个贫困村的旅游开发项目,建成养殖扶贫基地14处,打造了62个林果、蔬菜、养殖专业村,3000多户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稳定脱贫。已建扶贫就业点112处,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5000余人,其中贫困户1400人。实施涉及道路交通、小流域治理等8个方面46个项目,已到位资金1.5亿元。农发行1亿元光伏扶贫贷款已经到位,覆盖50个省定贫困村的一期项目已安装完成,可兜底解决3167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脱贫。已建立529个孝心养老基金,受益老年人口2.6万人。

  “六个一工程”的实施,不仅让有劳动能力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了高质量的脱贫,而且兜底解决了无劳动能力贫困户的脱贫问题,让所有村民都从脱贫攻坚中感受到了变化、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实现了短期脱贫与长期发展、精准到户与整村提升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