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积极探索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5月18日,一条新闻从河南省许多党员干部的手机里蹦了出来:郏县俩副县长违规被处分,县长悔恨没早给“咬咬耳朵”。
受处分的俩副县长一个叫张新奇,一个叫杨振锋。两人都是因为违规在下属单位报销公务开支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是两人“有病”、大家“吃药”。书记、县长,还有政府的部分班子成员在处分宣读现场也纷纷主动上台,对照党纪和两名受处分者,挑自己身上有哪些“刺”。
平顶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陈敬如是这剂药的“开方者”。他对记者说,发挥案件查处的教育、预防、治本作用,警醒更多的党员干部,使其行有红线、心中有纪,这样才能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事实上,不仅平顶山如此。今年以来,河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打虎拍蝇”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如何“治病救人”,如何“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的前面”。
通报警醒,敲打干部“有权也不能任性”
4月29日,河南省纪委通报了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5名党员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问题分别涉及:违规发放补贴、违规公款接待、借操办子女婚事之机收受红包礼金、违规使用公车等。
5月7日,河南省纪委又在“清风中原”官方微信平台通报了4起工作失职典型案例,郑州市盐业局对非法生产、销售假冒食盐监管不力存在工作失职被曝光。因工作失职被一并通报的还有通许县水利局、镇平县环保局、孟津县卫生监督中心等单位,相关人员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像这样的通报在河南已成常态。通报的目的就是不断敲打党员领导干部:“有权也不能任性!”
对于通报,被通报的违纪干部是咋想的呢?
一位曾因公车私用被通报的违纪干部告诉记者,对于纪委的通报最初有些不理解,觉得这点小事捅到全省,丢了面子。后来,看了不少违纪官员的真实案例,感到脊背发凉,不禁心生庆幸。“现在看,不留情面的通报警醒了我们,挡住了滑向违法深渊的第一关!”这位干部说。
一位违规大操大办儿子婚事的县级领导被通报后说:“办公室和监狱或许只是一墙之隔,如果不是纪委的严厉警醒,俺原本不当回事的小红包很可能变成‘炸药包’。”
“处分一个,警醒一片!”河南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曹珺这样表示。据她讲,今年的通报与过去不一样,不仅公开通报曝光,还将违纪违规事实掰开揉碎、条分缕析,既毫不留情,又入脑入心!
抓早抓小,力阻“好同志”变成“阶下囚”
去年,河南省的反腐“战果”颇为引人注目——驻马店市委原书记刘国庆、三门峡市委原书记连子恒、濮阳市委原书记吴灵臣、开封市委原书记祁金立等一批干部接连落马……
这些“落马”官员都曾是党员干部中的“佼佼者”,曾经的“好同志”为何会成为“阶下囚”?有没有办法能在出事前“拉一把”?能不能别等他们上了“手术台”才开“感冒药”?
怎么办?抓早抓小!
为了“抓小”,河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办案的同时,也加大了执纪力度。到饭店查公款吃喝,到景区查违规旅游……仅今年1月至5月中旬,就组织了14次突击暗访行动,比去年全年的暗访次数还要多,动辄则咎。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孙玉会交给记者一份统计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全省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52起,处理195人,其中,党纪政纪处分149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1.8%、4.3%、71.3%。
为了“抓早”,河南省纪委相关部门提前制定了工作计划,一系列新举措赫然在列:开展“严守纪律、严明规矩”、“基层党员干部作风突出问题”、“督促教育部门牵头开展规范办学行为治理教育乱收费”等专项治理;完善作风建设年度考核机制,把考核结果作为班子调整、干部选拔和表彰奖励的重要参考依据……
对此,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表示,党员“破法”都是从“破纪”开始的,纪委要着力防止“好同志”变成“阶下囚”。如果第一次违纪就能对他当头棒喝、立即叫停,我们的许多同志就会悬崖勒马,不至于小错酿成大祸、“苍蝇”变“老虎”。
纪挺法前,用纪律管住“大多数”
采访中,周口市纪委的同志给记者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请你到县纪委谈谈心!”一天,西华县某局领导张某接到县纪委书记刘体锋的电话。原来,在县纪委组织的一次检查中,张某被发现有收受贿赂的意图。当天的谈话使张某“冷汗直冒”,他说:“多亏纪委发现提醒得早,把我从监狱门口拉了回来。”
今年以来,开展这样的诫勉谈话对河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来说“是经常的事”。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胡云生曾细心地作过统计:1月至4月,全省各级实施诫勉谈话、当面约谈、提醒教育1459人次。“及时管住、挽救了不少人。”
“脱离纪律的约束,就会使人生出大大小小的疾病,初犯时如果能对症下药,就不会小病成‘顽疾’。”河南省水利厅一位领导说。
去年,这位领导和单位全体党员干部参加了因涉嫌受贿犯罪而“落马”的水利厅原副厅长王建武的“一案双书”警示教育会。当场宣读的“案件处分决定书”和“党风廉政建设建议书”,直指一些人的思想滑坡点。
其后,他和其他班子成员一起,排查出16个“易失阵地”、64个“易腐哨位”,逐一规定了纪律和制度,及时管住了“关键”人。
“执纪,要有执行的威力和惩罚的严厉,不能挂‘空挡’。”河南省监察厅副厅长孙运锋认为“纪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他向记者讲述了省纪委从严执纪、从严问责的“六个一律”规定:对不讲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造成恶劣影响的,对“四风”问题突出或是顶风违纪、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对区域性、系统性贪腐案件、严重违纪问题高发频发,以及不正之风长期得不到纠正的,对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对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政治生态恶化、本身又不能纠正的,对为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不接受监督、不回应群众关切、不认真整改突出问题的,一律从严问责、从严执纪。
纪在法前,既关爱了党员干部,又赢得社会清朗一片。(作者:李东红 尹海涛 翟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