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口炮台遗址公园讲解员陈昊瑛:守护历史密码

09.06.2016  16:58

      端午节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在这个以“爱国”为主题的节日来临之际,记者昨天来到大沽口炮台遗址公园,采访讲解员陈昊瑛,并现场体验了她的工作。

      大沽铁炮、大沽铁钟、英军作战图、英军下士战地日记、缴获的英国皇家海军舰炮……陈列在大沽口炮台遗址公园的各种文物,陈昊瑛都了如指掌,她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把背后的故事讲给游客们听。历时40分钟名为“海上国门”的实物陈列展讲解,到了节假日旅游高峰,陈昊瑛一天要讲解七八场。这不,端午节将至,陈昊瑛正忙着为讲解器充电、为青少年游客准备“我在博物馆中找答案”活动的问题卡和小礼品,为景区准备并摆放彩页资料。
2013年8月,当时24岁的陈昊瑛从三亚学院旅游管理系本科毕业,来到大沽口炮台遗址公园上班。早在大二的时候,陈昊瑛就拿到了导游资格证,可在应聘大沽口炮台遗址公园讲解员岗位之前,她就知道了这二者的不同:导游讲解比较随意,允许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可遗址博物馆要求讲解员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得体的仪表、讲解的准确性。工作中,游客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不断考验着陈昊瑛,逼着她通过书籍、网络学习,为的是不被游客难倒。

      馆藏的不断充实也开阔了陈昊瑛的眼界。2013年,天津市筹拍《五大道》时,溯源至大沽口,联系上了当年攻打大沽口炮台的一位英军下士的后代克米先生,后者于2014年8月到访大沽口炮台遗址公园,送来了当年曾祖父的战地日记、军用地图、徽章等物品。陈昊瑛参与了那次接待,通过这些物品,她窥视到百年前英海军的军貌。还有一次是2005年英国朴次茅斯市维多利亚艺术中心归还大沽铁钟。这个铸造于1884年,用于纪念领导第三次大沽口保卫战的直隶提督乐善,悬挂于大沽口石头缝炮台的国家一级文物,漂泊海外一个世纪后终于回归故土。

      陈昊瑛这位1989年出生的美女讲解员,在大沽口炮台遗址公园的工作中了解了许多专业以外的知识,比如当年中英火炮材质的差异,以及使用实心弹还是开花弹的技术差距;蒸汽舰队相对于固定炮台的机动性优势;海洋时代的海战理论与陆防理念的差距等。陈昊瑛将其归结为冷兵器与热兵器时代、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代差”碰撞,她愿意守护好这历史的密码,把它解读给游客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