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创新监管模式 扩大重点领域开放 首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航空保税维修业务完成

12.06.2019  09:41

  日前,位于天津自贸试验区的天津海特飞机工程有限公司的一票保税维修业务顺利通关,这也是我市第一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的保税维修业务。

  据了解,在此前的一次调研中,天津海关人员了解到,企业在原有经营模式下开展飞机检测、维修、改装等业务占用资金量较大,为此,海关部门研究创新监管方式,结合天津自贸试验区的区域优势和政策优势,将原先限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保税维修”政策拓展到天津自贸试验区内适用,并出台了相关实施细则。同时,引入“加工贸易电子账册”作为监管依托,打造特殊监管区域外“账册+维修”的全新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根据加工贸易相关管理规定对业务进行监管,再结合企业的信用等级,就能在确保监管到位的基础上减免保证金,解决企业资金占用的问题。”天津海关人员介绍。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航空保税维修业务的开展,给我们企业带来了重大利好!”天津海特负责海关事务的副总经理刘东算了一笔账,“在这种新的监管模式下,每架飞机可以缩短3天左右的办理进口手续的时间,节约保证金1100万元,这对航企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今年5月,我市发布了扩大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32项措施,其中提出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符合环保要求的保税维修再制造业务,推动有条件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企业开展保税维修业务,扩大企业自产出口设备维修再制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