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牛奶:做百姓身边的好牛奶

24.11.2015  09:32

   天津北方网讯: 早晨7点,家住保山南里的刘奶奶按时打开奶箱,伴随着清脆的玻璃瓶的撞击声,两瓶海河牛奶摆上了她和老伴的餐桌。几十年来,老两口总共搬了6次家,从马场道到西康路,从黄河道到鞍山道,从卫津路又到保山道,无论家在哪,门口总是挂着一个海河牛奶的奶箱。

  “几十年了,我们全家一直都喝海河奶,国企老牌子让人喝着放心。”刘奶奶从医院退休多年,她每天给家人准备的早餐中必有牛奶。“生二闺女时,我没有奶,那时我们工资也不多,全家老小都节省着,把钱攒下来给她买海河奶粉,一口口把她喂大了。现在超市里的牛奶品牌越来越多,但我们还是对海河奶最有感情。

  对于许多像刘奶奶这样的市民而言,海河奶早已深深融入了他们的生活,洁白的牛奶里流淌着他们最温暖的记忆。

  上世纪50年代,全国上下百废待兴。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天津市奶品公司成立了,海河乳业发展的序幕从此拉开。公司一成立,便集奶牛饲养、牛奶加工、奶品销售为一体,每天为广大市民供应15吨巴氏奶和桶装奶。

  半个世纪过去了,昔日的奶品公司几经变迁,已被嘉立荷牧业集团海河乳业有限公司取代,伴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海河乳业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海河乳业日处理鲜奶能力达到了500吨,年加工能力达到14万吨,拥有超高温灭菌奶、巴氏奶、酸奶和乳酸饮料、学生饮用奶等四大系列60余个品种。每天巴氏奶订购量30万瓶,常温液态奶市场占有率达到20%,位居天津地区乳品市场之首。

  一位老顾客向记者感慨道:“天津人为嘛对海河奶有感情?就冲着‘海河奶,百姓身边的好牛奶’这句承诺,几十年了,海河奶确实做到了。

  “好牛奶”,虽然只有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是海河乳业永远不变的座右铭。

  经过多道消毒,记者走进坐落在宁河潘庄的嘉立荷第七牧场。在11座钢结构、大跨度的牛舍里,百余个巨大的风扇源源不断地运送着新鲜空气。2700多头纯种荷斯坦奶牛在松软的卧床上、平坦的场地上放松休息。

  “在乳品行业有一句名言,叫‘得奶源者得天下’,奶业属于资源型产业,控制了奶源就等于控制了市场,拥有了好奶源也就为高品质的产品奠定了基础。”海河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振刚对记者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嘉立荷从2008年开始,实施“奶源为胜”战略,组建了14家专业化国营牧场,海河乳业所有原料奶均来自这些牧场。

  为确保奶品质量,所有牧场均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饲料、统一核算,对2万多头纯种荷斯坦奶牛进行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封闭式饲养。牧场全部实现机械化挤奶,牛奶通过全封闭式管道进入冷却罐进行4摄氏度保存,然后通过送奶车全程冷链运送至海河奶生产线。

  作为大型国有企业,为确保市民能喝到安全优质的放心奶,海河乳业将食品安全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投资3000万元建成行业内唯一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拥有对乳品质量及安全监测、检验、试验的全部顶尖设备,全面、精准、快速地对三聚氰胺、黄曲霉毒素、内酰胺霉、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国家违禁物质进行检测。

  从预处理到配料、超高温灭菌、无菌灌装等26道工序全部实行标准化控制。每个质量控制点均严格按照HACCP管理体系标准来执行,操作人员的双手每隔一小时做涂菌实验,确保每一个生产环节安全,生产管理规程和制度达126项之多。

  在生产过程中,产品时刻接受品控中心随机抽样检验,出现问题,整条生产线停止作业,“宁可延误生产,也不让一滴不合格奶流入市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的不断变化,海河乳业在2002年建成投产的现代化的乳品加工车间已不适合新的发展形势。目前,嘉立荷已经完成对乳业板块新的规划,投资5.9亿元,建设一个占地146亩的“新海河”,打造集种植、养殖、加工以及销售为一体的全新产业链,同时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将把巴氏奶作为发展的主攻方略,新的乳品加工基地将于2017年投入使用。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