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延边消防官兵冬春火灾防控中带病坚持工作
天津消防网讯 在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冬春火灾防控攻坚战中,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消防支队部分官兵带病坚持工作,轻伤不下火线。
急性阑尾炎穿孔,仍“不下火线”的大队教导员
梁世臣,珲春市消防大队教导员。2014年12月31日晚,梁世臣在组织中队干部检查元旦期间执勤装备情况时,突然小腹右侧疼得厉害,但是他咬咬牙忍住了。2015年1月2日,疼得冒汗的他自己来到珲春市医院,经检查确诊为阑尾炎,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他留下一句“我知道了”便回到大队。
梁世臣不是不想住院,也不是不想休息。他心里清楚这一住院就得十天半个月的,而当前正值火灾防控的关键阶段,本来大队人手就少,他要是“趴下”了,大家的任务可就更重了。
回到大队后,他像个没事人一样继续坚持工作。可是,当晚他突然发高烧,一直持续到4日下午。由于小腹疼得厉害,他一度腰都直不起来,中队干部看到这种情况硬拉着他去了医院。医院检查发现高烧39.5度,诊断结果是阑尾穿孔,肠道内全是脓液,必须马上住院,否则有生命危险。给他接诊的医生半埋怨半感叹地说:“见过能挺的,没见过这么能挺的,要不是今天亲眼所见,说啥我都不会相信!”
即使躺在病床上,梁世臣仍然不忘工作,每天早晨向大、中队干部部署一天的工作,晚上听取工作汇报。看着教导员躺在病床上还在拼命工作,大队官兵备受鼓舞,大队各项工作均走在支队前列。
只剩三分之一胃,仍忘我工作的防火监督员
冯在洪,和龙市消防大队助理工程师。去年3月,因急性胃穿孔,冯在洪的胃被切除了三分之二,这对于体重只有50公斤的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为了照顾他,大队领导想给他减轻点工作量,但天生好强的冯在洪并没有降低工作标准,特别是冬春火灾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每天都是最早一个上班、最晚一个下班,白天监督检查社会单位,晚上整理完善各类消防案卷。他先后检查社会单位141家,下发法律文书98份,督促整改火灾隐患118处。其中,立案查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1家,提请市政府进行挂牌督办,协调整改资金50余万元,使火灾隐患得到有效整改。同时,他结合和龙市实际,指导各镇、街道、部门和公安派出所,深入开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娱乐场所、养老机构等专项治理行动。他研究制定了《和龙市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考评细则》,提请市公安局对派出所全年消防工作进行绩效考评验收,规范了派出所的消防监督基础工作。
双侧膝盖髌骨软化,仍带队训练的中队副指导员
王照轶,安图县消防中队副指导员,一名研究生毕业入警的80后干部。为了更好地融入部队,让战士认同,无论是灭火救援还是日常训练,他总是冲在前面。2014年年底,他膝盖旧伤发作,疼痛难忍,医院确诊为双侧膝盖髌骨软化、前交叉韧带内有囊肿,这种伤病每到冬季或者大运动量训练,都会感到针扎一般疼痛。按照医嘱,他需要长时间静养,可王照轶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更不想被这点“小伤小病”绊倒。
在大队组织的一次3000米体能测试中,战士徐晟壹由于个人情绪原因被远远落在别人后面。王照轶发现了没有说一句话,拽着徐晟壹的手,一步一带超越了好几名战士,坚持跑到终点。到了终点以后,王照轶的腿却不听使唤地发软而瘫坐在地上,随即被战士们送往医院。从那以后,徐晟壹训练从不懈怠,无论是体能还是业务训练都冲在最前面。他动情地说:“王副指导员带着那么严重的伤还坚持和我们一起训练,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训练呢?”
自冬春火灾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王照轶忍着伤痛加班加点从未松懈过,他带领战士们冒着严寒为全县51个消火栓制作了“名牌身份证”,开展实战演练20余次,成功扑救火灾10余起。他还坚持每周为战士下厨做一桌丰盛的饭菜,为新兵拍摄成长写真,自掏腰包为战士高弋家中患病的老人捐了1000元钱。
责任编辑: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