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成功打造一批国家级水保样板
铁路披上“绿衣裳”、高速路上看“画廊”、一条“绿龙”卧汉江……2015年以来,随着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公路、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获评“国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加上此前获评的保康县、夷陵区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和蔡甸西湖流域等7个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湖北省累计有12个水土保持县市和工程打上“国家级”烙印,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样板。不少样板工程在全国相关会议上交流经验。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生态文明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树立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样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全省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建设全面提速。
按照水利部的统一部署,湖北省提出了明确的推进方案,计划用五年时间,打造1个城市、15个县(市、区)、16个生产建设项目为省、部级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近年来,湖北省以开展文明工程创建活动为纽带,积极探索具有湖北特色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路子。
被称作“三峡大动脉”的宜万铁路,全线50多公里路基充分采用隧道弃渣、山体开挖弃渣做路基填料,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破坏,打造了山区铁路生态建设的范本。
沪蓉西高速公路,建设之初就提出“原始的就是最美的,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理念,率先引入水土保持监测单位,设立专职水土保持工程师岗位,开创了湖北省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先河。
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国内自动化水平最高的航电枢纽之一,大量新工艺、新技术、新理念被运用到工程建设中,大大提高了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成为开发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的样板。
而在保康,成功探索出一条矿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新路子。在夷陵,当地倾力打造生态经济,让昔日的“红色沙漠”变为“生态绿洲”,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此外,湖北各地持续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创建,恩施州政府印发了《恩施州创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州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要求全州用5年时间将所辖8市县全面建成水土保持文明县市。近年,巴东县、郧西县还通过了省级初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个个治理样板,吹来了一股股清风,带动了周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建设的步伐,辐射了广阔的荆楚大地。项目治理区洪旱灾害明显减少,越来越多的山水田园展露新颜,过去“山荒、水蚀、地廋、人穷”的地区,逐步向“山清、水秀、景美、民富”的新农村转变。
在“十三五”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中,省水利厅将大力推进巴东县、罗田县、郧西县、大悟县、房县、大冶市和丹江口市等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指导和督促省内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开展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创建,力争更多县市和工程荣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称号,形成荆楚大地生态文明工程争奇斗艳、百花齐放的新局面。